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明确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LH-03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通过硫酸铵和乙醇的交互沉淀、蛋白酶K和酚-氯仿变性处理以及SDS-PAGE电泳分析抗菌物质的基本性质,并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测试防病效果.结果显示,抗菌物质为蛋白质类物质,其分子质量大小约为40ku,粗蛋白与发酵液原液相比,抑菌活性略有下降,其最适抑菌质量浓度为3.5mg/mL,抑菌率为72%,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对致病疫霉侵染的保护率可达95%以上.表明LH-03产生的蛋白类抗菌物质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大的防病潜力.  相似文献   
32.
用碱变性法和核酸酶消化法从黑斑蛙的肝脏和肌肉中提取和纯化线粒体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及OD值测定显示,所得黑斑蛙线粒体DNA的结构完整,并避免了核DNA、线粒体RNA、蛋白质、有机溶剂等的污染.结果表明:黑斑蛙mtDNA的分子量大小约为17.167kb.其得率和纯度均能满足mtDNA的各种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33.
黑斑狗鱼的骨骼系统及其食性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斑狗鱼Esox reicherti Dybowski是一种淡水凶猛鱼类,主要以其它鱼类为食。由于适应其凶猛食性,黑斑狗鱼的骨骼系统表现了许多适应性变化。有关黑斑狗鱼的骨骼系统尚未见报道,仅Gregory(1933),对其同属的Eox masquinongy头骨有过简单描述。我们观察了黑斑狗鱼的骨骼系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特别是表现在尾部骨骼),并讨论了其适应性。  相似文献   
34.
铜(Ⅱ)对蝌蚪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温度、pH值和碱度条件下铜离子对黑斑蛙蝌蚪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铜离子对蝌蚪的毒性随水温的升高明显加强,当温度为20、26、32℃时,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206、0.032、0.026 mg/L.在酸性条件下随着pH的升高,铜离子对蝌蚪的毒性降低,在碱性条件下随着pH的升高,铜离子对蝌蚪的毒性加剧,pH值为6.7、7.5、8.8时,96 h的LC50分别为0.100、0.206、0.140 mg/L;在碱度较低时,铜离子对蝌蚪的毒性随碱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碱度较高时,铜离子的毒性随着碱度的升高而增强,碱度为0.79、1.30和1.65 mmol/L时,96 h的LC50分别为0.206、0.180、0.100 mg/L.  相似文献   
35.
通过银染后石蜡组织切片法对黑斑蛙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分布和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嗜很细胞分布于食管末段及以下所有消化管的粘膜层上皮组织中,胃幽门、十二指肠始端、小肠末端与大肠前半处嗜银细胞密度较高。嗜银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与所处组织中的位置有关。嗜银细胞分泌颗粒的排放方向多数是朝向消化管腔或腺腔。  相似文献   
36.
5 种动物LDH 和SOD 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SOD和LDH同工酶在一块凝胶板上同时显色的方法,电泳分析鲫鱼、肥螈、黑斑蛙、中华鳖和北草晰的心、肺、肌和皮4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LDH 和SOD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LDH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但SOD组织特异性不明显。在LDH和SOD同工酶图谱上较难表现动物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37.
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的生殖系统进行了比较解剖观察,结果表明这两种无尾两栖类的生殖系统存在一定差异.中华大蟾蜍的左右输卵管和输精管在末端均有合并现象,然后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通泄殖腔的背壁,雄性蟾蜍具有毕氏器,残存有米勒氏管,雌性蟾蜍有时也存在毕氏器;黑斑蛙的左右输卵管、输精管末端均无合并现象,各自独立开口于泄殖腔,雄雌个体均无毕氏器,雄蛙没有米勒氏管.  相似文献   
38.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并测定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和中华大蟾蜍(Bufo bujfogargarizans)幼体与成体组织中GSH含量。样本处理后经高氯酸沉淀,采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338nm波长检测,以甲醇-乙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测得GSH标准液浓度在25~300μmol/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9。GSH外标回收率为99.44%±2.22%,日内和5日日间变异系数(CV)为≤2.21和≤2.35,最低检出限1.1μg/g。结果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幼体与成体GSH均为皮肤含量最高,达213.4、197.3μg/g和189.7、201.9μg/g,其次为肝脏、脑、全血、脾脏,肌肉组织含量最低,为51.3、16.2μg/g和40.3、14.9μg/g。本方法样本处理简单且具有良好检测灵敏度和精密度,能够满足两栖动物组织GSH含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39.
探讨了45℃热水条件下分别使用一系列浓度丙酸(0,4 000,5 500,7 000,8 500mg/L)处理30min对采后鸭梨黑斑病菌的发病率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丙酸热水综合处理均可有效抑制采后鸭梨黑斑病的发病率,可降低鸭梨的呼吸速率(p0.05);对鸭梨的硬度、总酸度和可溶性总糖无显著性影响(p0.05);处理后测得的丙酸残留量远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但8 500mg/L处理后的鸭梨果表药害已影响到鸭梨商品品质,达到处理极限浓度.  相似文献   
40.
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2.5,12.5,62.5μmol.L-1)对黑斑蛙(Rara nigromaculata)外周血细胞DNA的链断裂损伤效应,并观察了重铬酸钾对黑斑蛙胚胎和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2.5和62.5μmol.L-1的重铬酸钾具有明显的DNA链断裂损伤诱导效应,染毒15 d的DNA损伤率分别为85%和98%.在测试浓度范围内,重铬酸钾对黑斑蛙胚胎发育的影响不明显;低浓度<(12.5μmol.L-1)重铬酸钾对黑斑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明显,高浓度(62.5μmol.L-1)重铬酸钾对黑斑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则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