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64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以辽河三角洲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培养试验模拟稻田淹水-落干变化,探究了猪粪施用对黑土型水稻土中磷素赋存形态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磷肥相比,添加猪粪处理下的土壤速效磷(Olsen-P)和全磷(total phosphorus, TP)含量在淹水40 d后分别显著增加276.3%和34.1%(P<0.05),无机磷中Ca2-P,Ca8-P,Al-P,Fe-P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84.7%,142.9%,105.8%和44.1%(P<0.05);中等稳态有机磷(fulvic acid-associated organic phosphorus, FAPo)显著增加36.6%(P<0.05);进一步落干20 d后,土壤Olsen-P和TP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13.1%和21.6%(P<0.05),Ca2-P,Ca8-P,Al-P,Fe-P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43.1%,113.7%,89.8%和35.8%(P<0.05);猪粪施用显著增加微生物量磷(microbia...  相似文献   
3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黑土Cd单一污染和Cd-豆磺隆复合污染胁迫与上壤脲酶、磷酸酶活性的关系,同时分为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三个时期研究了在有或无污染物作用下这2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有或无豆磺隆胁迫下,随着Cd污染浓度的增加,脲酶活性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相对于脲酶比较稳定.通过拟合方程可知,2种酶活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Cd或Cd-豆磺隆的污染状况.在小麦的整个生长期内,当Cd污染浓度为5、10、30 mg·kg-1时,2种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在高浓度(50、100mg·kg-1)Cd作用下,2种酶活性始终呈现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3.
生物质炭对黑土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衡法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3种生物质炭(玉米秸秆、稻壳和松木)对黑土中磷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炭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生物质炭对黑土中磷的吸附量先增加后减少,当添加质量分数为1.2%时,黑土对磷的吸附量最大;添加不同生物质炭对黑土中磷的吸附能力影响顺序为:松木玉米秸秆稻壳;添加松木生物质炭的黑土对磷的实际最大吸附量为0.697mg/g;添加生物质炭的黑土对磷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均随加入磷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变小;添加生物质炭的黑土对磷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34.
黑土区长期施肥后土壤供氮能力与氮肥利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自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地土样,进行框栽试验,种植玉米,比较了长期不同施肥后黑土供氮能力的变化特征和长期不同施肥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长期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能显著增加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矿化氮含量和土壤生产力、植株吸氮量;与长期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矿化氮含量和土壤生产力、植株吸氮量。长期不施肥处理土壤的氮肥利用率最高,其次为长期单施化肥处理,氮肥利用率最低为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这进一步说明长期施肥能够提高土壤氮素肥力。图3,表3,参13。  相似文献   
35.
双城市是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大市,过去农业经济发展只是单一的粮食生产,随着改革开放和生态农业的深入,正在探索着一条区域经济、富裕农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及模式。  相似文献   
36.
黑土区大豆配合施肥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二次旋转正交回归设计研究了黑土区大豆花期配合施肥措施。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建立产量函数模型,经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大豆高产优质栽培的数量化,精准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图4,表2。参5。  相似文献   
37.
黑土农产品品牌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尽量强化寒地黑土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水平,探索其顾客价值下的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明确竞争力和发展方向,寒地黑土农产品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品牌目标,提高品牌附加值,满足更多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38.
种植顺序对黑土区大豆、玉米、小麦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北方黑土区通过大豆,玉米,小麦多种定位轮作区方式,探讨种植顺序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轮作(麦米豆)产量最高,10年连作和豆米豆,豆麦豆迎茬产量差别不大;小麦产量结果是:豆豆豆麦和米豆麦区相对较高,10年连作产量最低;玉米产量结果是:豆豆米产量最高,10年连作产量最低。表3,参5。  相似文献   
39.
秸秆长度对黑土力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了秸秆还田时不同长度秸秆对黑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机制,为黑土压实与恢复、侵蚀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6年6月以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克山农场境内典型黑土区未经开垦(高有机质低黏粒含量)以及耕作40 a(低有机质高黏粒含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还田秸秆质量分数为1%、土壤含水量为20%,以及土壤容重为1.1 g/cm3的条件下,采用室内固结和三轴剪切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压缩指数、回弹指数、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测定与分析,模拟研究了不同长度(1、5、15、25 mm和空白对照)小麦秸秆对黑土压缩、回弹及抗剪切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模拟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改善黑土力学特性,长期耕作的低有机质高黏粒含量的土壤在添加秸秆后抵抗剪切能力的增强效果最为显著。秸秆长度分别与压缩指数呈负相关,与回弹指数呈正相关,且添加15 mm长度秸秆的黑土压缩指数最低而回弹指数最高,即此时其抗压能力及压实后自然恢复能力最强。随着秸秆长度的增加,黑土的抗剪强度逐渐显著增强,但增幅逐渐减小。【结论】秸秆还田措施对黑土力学特征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且模拟试验结果的秸秆最佳长度为15 mm。  相似文献   
40.
客土改良对碱土饱和导水率与盐分淋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究客土改良方法对碱土理化性质的改善作用,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了沙土和黑土添加量对碱土饱和导水率和盐分淋洗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土饱和导水率与沙土或黑土添加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饱和导水率随沙土或黑土添加量逐渐增加而不断升高;碱土盐分淋洗效果随沙土或黑土用量的增加而增强,淋洗液电导率和pH随客土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碱土淋洗液的电导率和pH随饱和导水率的升高而降低,淋洗液电导率和pH与饱和导水率间分别呈线性和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