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讨论了泡沫铝制备过程中温度的影响,理论上分析了温度与熔体黏度、表面张力和发泡剂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探讨温度对泡沫铝孔结构和孔隙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将二胺单体1,3 双(4 氨基苯氧基)苯(1,3,4-APB)、3,4 二氨基二苯醚(3,4-ODA)分别与3,3′,4,4′-联苯四酸二酐(s-BPDA)和1,4,5,8 萘四甲酸二酐(NTDA)进行缩聚反应,并在两种不同合成条件下合成三种苯乙炔苯酐(PEPA)封端的聚酰亚胺低聚(PI1、PI2、PI3)。结果表明,含六元酸酐环的NTDA与二胺反应不仅形成酰亚胺结构,而且还形成异酰亚胺结构,并且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酰亚胺结构的形成。这三种以苯乙炔苯酐封端的低聚物均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热性能,有很宽的加工窗口,5%热失重温度均5300℃以上。萘环的引入使低聚物固化前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有所提高,但也使得低聚物黏度上升。  相似文献   
33.
使用分散剂可以使高岭土的黏度特性得到改善,黏度浓度得到提高。本文对高岭土分散剂进行剂量及种类配置试验,力求为改善涂布造纸高岭土的黏度特性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高岭土的黏度满足涂布造纸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酯浆料,所得浆料为乳白色流动液体并对浆料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浆料对纯涤纶纱具有良好的黏附性,且浆液黏度稳定易退浆,在对高比例涤棉纱上浆时,可少用或不用PVA.  相似文献   
35.
对应态基团贡献法(CSGC)估算有机物液体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前人所提出的对应态基团贡献法(Corresponding State Group Contribution,简称CSGC),回归了包括烷烃、烯烃、炔烃、酮、酯、萘、环氧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含硫、含氮、含硅等20类291种纯物质(共2042个数据点)在不同温度下的液体黏度值,得到94个基团对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贡献值以及方程的11个模型参数,总平均相对误差为6.13%.并且用10种未参与回归的物质(共79个数据点)对方程进行了验证,平均误差为6.79%.  相似文献   
36.
用途 针对辽河油田稠油特征研制的LI-212型高效乳化剂,在注水压力下,可形成黏度较低的油水混合乳化液。成果适用于所有稠油降黏场合,已在胜利、克拉玛依等油田试用。  相似文献   
37.
通过在高炉渣中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尾矿作为改性剂,研究了改性熔渣的凝固行为和黏度行为.采用X射线衍射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熔渣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采用熔体物性测定仪研究了熔渣在1 200℃到1 475℃的黏度.结果表明:配加尾矿后,熔渣的酸度系数(Mk)达到1.2~1.8时,熔渣凝固后呈现非晶/玻璃质的特征;显微结构除Mk=1.8以外,均为致密均匀的结构.此外,熔渣成纤适宜的温度区间显著增大,尾矿适宜的配比为16.98%~34.18%.  相似文献   
38.
采用一步酸碱中和法制备了一种胺型离子液体—醋酸二乙胺,测定了298.15K时,该离子液体和DMSO、丙酮以及水组成的二元溶液在全浓度范围的电导率和黏度,并采用Casteel-Amis经验公式关联了溶液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一体系中,溶液黏度比较小时,电导率随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溶液黏度比较大时,电导率随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此外,介电常数较大的溶剂对离子液体电导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9.
CaO-MgO-SiO2系生物可溶性陶瓷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CaO-MgO-SiO2系高温熔体黏度变化以及CaO-MgO-SiO2陶瓷纤维的析晶变化和溶解行为.结果表明,熔体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mCaO/mMgO对熔体的黏度影响较大.CaO-MgO-SiO2 生物可溶性陶瓷纤维的析晶温度为850 ℃左右,纤维组成中适当的mCaO/mMgO有利于提高纤维的析晶温度.含氧化锆的可溶性陶瓷纤维有利于提高纤维的析晶温度.CaO-MgO-SiO2生物可溶性陶瓷纤维在模拟人体肺液Gamble溶液中显示了较高的生物可溶性.随着溶解时间的延长,纤维中的Si4 ,Mg2 ,Ca2 的浸出浓度增加,纤维中的铝元素和铁元素基本上不溶解.纤维中含有氧化锆不利于纤维的溶解.  相似文献   
40.
李健  王超  陈鲁园  亢玉红  陈娟  闫龙 《河南科学》2019,37(5):711-715
采用干法制浆工艺将兰炭废水与一定粒度的半焦和少量的添加剂混合制备得到了兰炭废水基水焦浆.对半焦结构进行了SEM分析,探究了不同添加剂的添加量、不同浓度半焦的粒度配比、浆体的温度、水焦浆对表观黏度及流动性的影响等,以此来考察水焦浆成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水焦浆的表观黏度应控制在200~500 mPa·s之间,6∶1∶1为最佳的粒度配比,61%为最佳的质量分数,65℃为最佳的温度,2.1%为添加剂与混合料最佳质量比,实验结果能够为该类浆体进一步用于煤气化工工艺提供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