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8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文文 《科学大观园》2014,(14):67-68
<正>火星或存在过微生物生命科学家在火星上发现一种被称之为"斯蒂文石"的黏土矿,证明这颗红色星球可能一度出现生命。因为科学家发现地球上最早期的微生物能够形成这种矿物,说明火星上也可能出现过类似微生物,形成这种黏土矿物。人类自古代以来便开始使用斯蒂文石,埃及的努比亚妇女会用这种矿物美容,不过,科学家一直认为这种矿物只能在极端环  相似文献   
172.
 软粘土在地震时产生固结震陷可导致建筑物下沉、不均匀沉降和倾倒摧毁等破坏,因此研究软黏土固结震陷及其计算方法是防震减灾的重要课题。运用动力学等效应力原理,将震动固结问题在加荷期与卸荷期简化为常规固结问题,研究了单向与双向排水条件下,软黏土层在加荷与卸荷期间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提出一种相对简单的震陷量计算方法。利用天津市塘沽望海楼住宅区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实例验算,该地区在双向排水条件下的平均震陷量为46.1cm,在单向排水条件下的震陷量为25.7cm,计算结果与该地区地震后的实测资料基本吻合,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3.
吴家望  刘志飞  周超 《科学通报》2012,(23):2145-2157
西太平洋暖池晚第四纪370kaBP以来的黏土矿物含量呈现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蒙脱石(62%~91%)为主要的黏土矿物,含量在冰期时增高,间冰期时下降;绿泥石(4%~21%)、伊利石(4%~12%)和高岭石(2%~10%)含量依次递减,三者具有相同的变化型式,并与蒙脱石含量的变化呈镜像关系.研究认为,以蒙脱石为主的黏土矿物是陆源碎屑成因,绝大部分来自新几内亚岛的河流输入.黏土矿物含量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上的变化与海平面升降有关.在海平面较低时,新几内亚岛的河流物质更容易穿越狭窄的陆架,直接输入向西流动的次表层流,汇入赤道潜流而最终沉积至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蒙脱石含量的岁差周期反映了物源区新几内亚岛的机械剥蚀强度,表现为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受控于降雨量的分布,指示了赤道辐合带(ITCZ)在轨道尺度上的经向迁移.  相似文献   
174.
文章从9方面论述了强夯法处理7万m2非均匀回填粉质黏土地基,以便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5.
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体在低渗透岩心中的渗流不再符合达西定律,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并且渗流曲线不再是一条直线.为了更精确地描述非线性渗流曲线,对已有实验在驱替与计量方法上进行了改进.使用改良后的实验装置,研究了膨胀性黏土矿物含量较高的砂砾岩在低流速下的渗流特征.实验曲线不通过原点,在压力梯度轴上有正截距,并且存在上弯与下弯两种形态.低渗透储层岩石喉道微细、强非均质性是非线性渗流产生的原因,并且储层岩石的特性也对非线性有一定影响.实验所采用岩心伊蒙混层以及伊利石等膨胀性黏土矿物含量高,对储层的有效渗透率影响较大.利用带喉道半径的渗流模型理论,从黏土膨胀性角度对产生非线性渗流曲线不同形态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认为,上弯形渗流曲线之所以存在,是由于黏土膨胀减小了岩心中渗流的喉道尺寸,而使得渗流过程中流速损耗,同时也增大了启动压力梯度.  相似文献   
176.
第四系上更新统下蜀黏土(以简称下蜀黏土)具有易湿化、水稳性差、浸水前后强度相差悬殊的特点,因此,下蜀黏土在填筑高速铁路时必须进行改良。下蜀黏土改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取土场土质调查与物理性质试验、改良机理分析及参数确定。  相似文献   
177.
极细颗粒黏土的比表面积测试与分析(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软黏土如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固相物质主要由极细粒径的黏土矿物和胶状物质组成,其力学性质、渗透性以及流变性等与颗粒的比表面积及表面电荷性质和密度密切相关.因而,比表面积测试对分析极细颗粒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乙二醇乙醚(EGME)吸附法和氮吸附(BET)法分别对膨润土、高岭土、石英和长石以及其混合土、深圳土、科威特土等极细颗粒土的比表面积进行测试和分析.比表面积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同样颗粒尺度的土情况,比表面积膨润土远大于高岭土,石英与长石相近;深圳土小于科威特土;随着膨润土相对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比表面积迅速增加;EGME法与BET法能够分别测出膨润土的总比表面积与外比表面积,高岭土的总比表面积与外比表面积相当接近,石英与长石的测试结果也比较接近.文中的比表面积测试和分析对深入了解影响软黏土的渗流固结与流变性等物理机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8.
采用XRD、IR等分析手段进行了工业蛭石的热双氧水化学膨胀性及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183;Br)为插层剂的蛭石的有机插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30%浓度的双氧水使蛭石层间距由1.46nm增大到2.68nm,膨胀效果显著;在240%(质量分数)CEC(阳离子交换容量)的HDTMA&#183;Br加入量、加热温度80℃、保温时间0.5h的最佳有机插层条件下,原样蛭石层间距从1.46nm增加到4.32nm,膨胀蛭石由2.68nm增加到4.36nm,表明经双氧水膨胀后的蛭石插层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9.
采用基于热探针法的热传导仪,对上海地区地铁隧道主要穿越的⑤1层粉质黏土的热传导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饱和粉质黏土试样的孔隙比越大,其热导率越小;随着土样含水率从饱和状态逐渐降低,初期土样会出现明显体积收缩、热导率升高,而后当含水率降到低于塑限的时候,土样体积收缩速率明显变缓,热导率则逐渐降低,热导率总体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规律,最大值出现在塑限左右.此外,还应用若干现有经验公式对上述热传导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由此验证各经验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0.
针对无锡地区③2层、⑥2层粉质黏土,通过设置主应力轴位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研究分析不同埋深粉质黏土在不同固结方式、加载方式下的流变特性,并推导了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广义Kelvin模型和Burgers模型流变方程,以Burgers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拟合效果较好.研究分析表明:埋深相同的粉质黏土流变变形速率随偏应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偏应力增加到一定值时流变时间很短,没有流变变形保持阶段;相同类型的土体,埋深较大的流变变形速率、流变阈值较大,流变变形趋于稳定的时间较短;受土体各向异性的影响,流变模型参数随加载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但各模型参数均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