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7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1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用碳酸氢钠溶液浸提石灰性土壤测定有效磷含量时,起脱色作用的无磷活性炭对PO4^3-离子有明显的吸附作用,使测定结果偏低,文章通过实验证明了活性炭对PO4^3-离子的吸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2.
以废旧纺织品聚丙烯腈为碳源,在氯化锌-氯化钾熔盐体系一步碳化活化制备超级电容器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分析仪等物理测试方法对材料进行结构、形貌和孔隙表征.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在三电极体系下对制备的碳材料进行循环伏安(CV)、恒流充放电(GCD)和交流阻抗(EIS)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在空气中200℃稳定化10 h、氯化锌-氯化钾熔盐体系中800℃下炭化2 h制备的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孔结构,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 25 A/g电流密度下最大比电容达319 F/g;在电流密度高达10 A/g下,比电容仍保留62. 7%.经过5 000次充放电循环性能测试,容量保持率可达82. 6%.  相似文献   
123.
为研究不同剂料比、炭化温度、升温速率以及炭化停留时间对制备速生桉树皮基活性炭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借助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方法对活性炭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并考察了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剂料比和升温速率对速生桉树皮基活性炭碘吸附值影响显著,通过二次多项模型得出最优工艺条件为:剂料比0.861,温度为713.791℃,升温速率为30℃/min,炭化停留时间为30 min,制备得到的最优活性炭样品(C-Y)的碘吸附值为1 225 mg/g,比表面积为611.373 m~2/g,孔体积为0.537 9 cm~3/g,平均孔径为3.52 nm。当环丙沙星初始浓度为200 mg/L,吸附平衡时间为24 h,C-Y对环丙沙星的吸附量达到122.5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遵循拟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4.
为了研究活性炭复合相变材料基本性能,以活性炭吸附相变材料(PCM)癸酸-正辛酸制得相变储能骨料(PCESA)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粒径活性炭在不同温度下、不同吸附方式下进行吸附性能以及不同配比环氧树脂的封装试验。通过DSC测试PCM和PCESA的相变特征,用SEM图像分析吸附材料的微观结构。通过不同温度下PCM浸泡吸附率分析活性炭吸附性能,进行了超声波吸附与真空吸附方式下的PCM吸附性能试验。实验结果表明,PCM与PCESA的相变特性稳定,具有较好的热物理性能;6mm粒径的活性炭孔隙结构较完好,吸附PCM的性能较好;在30℃、40℃和50℃水浴温度下吸附率较高;真空吸附性能较其他吸附方式好;以环氧树脂、稀释剂与固化剂按质量比1∶0.15∶0.25的配比封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5.
以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藻蓝蛋白(Phycocyanin)的纯度和回收率为指标,考察溶胀法和冻融法中不同破壁影响因素及活性炭吸附法中活性炭目数、活性炭加入量和吸附时间对藻蓝蛋白粗提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得到最优破壁条件和活性炭吸附条件。结果表明,溶胀法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g/mL),溶胀时间24h,溶胀次数2次,测得藻蓝蛋白纯度为0.47,得率为2.17%;冻融法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g/mL),冷冻时间8h,冻融次数2次,测得藻蓝蛋白纯度为0.34,得率为2.19%。活性炭吸附法最优工艺条件为300目活性炭,活性炭加入量0.7g/20mL,吸附时间10min,藻蓝蛋白纯度为0.80,回收率为73.23%。疏水层析法纯化得到食品级藻蓝蛋白(纯度P≥0.7)和医药级藻蓝蛋白(纯度P≥3.0),总回收率为61.15%。因此,溶胀-活性炭吸附-疏水层析三步提纯藻蓝蛋白工艺合理可行,实现了医药级藻蓝蛋白的分离提纯,降低了工业生产成本,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6.
新兴含氮消毒副产物较常规消毒副产物的浓度更低但毒性更强,去除难度更大。 提出采用活性 炭对形成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以色氨酸为例)进行去除,比较常规和新型活性炭对前体物的去除性 能,并阐释原因。 研究发现:粉末状活性炭(PAC)和活性炭纤维(ACF)对色氨酸的最大等温吸附量分别为 37. 31 mg·g-1 和 178. 57 mg·g-1;对色氨酸的吸附速率分别是 5. 95×10-2 sec-1 和 1. 7×10-3 sec -1;两种类型的活性炭的吸附动力学均属于伪二阶动力学,且都符合 Langmuir 吸附等温方程(r2≥0. 99);ACF 比 PAC 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大的总孔体积、更小的平均孔径和更多的表面官能团。 在 15 ℃ ~ 45 ℃ 范围内,两者对色氨酸均是熵推动的自发吸附,吸附推动力先增加后减小,但 PAC 和 ACF 对色氨酸的吸附分别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含氮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分子量普遍较小,因此 ACF 更适用于其前体物的去除;由于 ACF 孔径较小,吸附速率较慢,因此需要保证充足的吸附接触时间。  相似文献   
127.
电化学方法再生活性炭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吸附剂,它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优质活性炭的消耗量很大,目前常用的活性炭再生方法有加热再生法,化学药剂的再生法,生物再生,湿式氧化再生法,但这些处理方法耗能高,再生时间长,再生率低。本实验探讨了一种新的再生方法--电化学再生法,该方法工艺简单,炭耗低,用途广,耗能少,并且活性炭的再生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8.
为寻求廉价的吸附材料,本文利用了超声波改性沸石和活性炭处理油田废水中的COD进行吸附处理,讨论了吸附时间、投加量、废水的pH等影响因素对COD去除的影响,并对几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设计.结果表明:当活性炭与改性沸石的质量比为1:1,吸附时间为30min,pH为7时得到最佳COD去除率53.82%.考虑到成本问题,超声波改性沸石在油田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9.
原煤经粉碎筛选送入流化床反应器.在反应器内一步完成炭化和活化.直接制取活性炭.活化气体是煤气燃烧废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本文详细考查了温度.气速和活化气体组成对活性炭产品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工业实际生产进行了模拟.为制备性能优良而廉价的活性炭提供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