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通过采用静态失重法,分别研究了在5%硝酸、10%盐酸以及10%硫酸介质中丙炔醇对黄铜和紫铜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种酸性介质中,丙炔醇对黄铜和紫铜的缓蚀率都是呈现先增加而后稍微有些降低的趋势。在5%硝酸中,当丙炔醇的添加量为3.0‰时,对黄铜的最大缓蚀率为99.5%,对紫铜的最大缓蚀率为94.2%。在10%盐酸中,当丙炔醇的添加量为3.5‰时,缓蚀效果最好,缓蚀率均达到85%以上。在10%硫酸中,当丙炔醇添加量为3.5‰时,对黄铜的最大缓蚀率为80.1%。当缓蚀剂添加量为4.0‰时,对紫铜的最大缓蚀率为78.9%。黄铜在三种酸液中的Tafel曲线也表明丙炔醇的加入可以抑制酸液对黄铜材质的腐蚀。  相似文献   
282.
钢纤维混凝土动态性能的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30、C40两种基体强度,钢纤维体积率分别为0、1%、2%、4%、6%的钢纤维混凝土进行了常三轴动态试验,围压值分别取0、0.2、0.3、0.4、0.6、0.8倍的基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发现,随着围压值的增加,钢纤维混凝土的峰值应力显著增长,峰值应力处的应变有较大幅度地增加,动态割线模量有一定的提高,且应力应变曲线的峰值部位逐渐抬高,变得平缓和丰满.  相似文献   
283.
将Finnis-Sinclair多体势扩展到多元合金,建立适合于Fe-Cr-V-Ni-Si-C系的多元合金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利用其多元合金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研究Fe-Cr-V-Ni-Si-C系多元合金奥氏体和马氏体基体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对应关系;加入适量Ni,可确保高钒高铬铸铁在铸态下相变成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经过高温回火完全分解进而获得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284.
待处理工件的成分影响光亮退火工艺的选择,主要探讨有很高表面光洁度要求的黄铜材质工件在去应力退火时光亮退火工艺的使用,对黄铜光亮退火的保护气氛、退火温度等作了分析,实验表明退火后的原料表面光亮度好,机械性能和晶粒度均匀。  相似文献   
285.
合金化对高锰钢奥氏体基体强度及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传统成分的高锰钢及经过Cr、Ni、稀土等元素合金化的高锰钢进行了组织、结构和磨损性能分析。通过对各试样的点阵参数、耐磨性、磨痕形态的对比着重讨论了使铧对高锰钢奥氏体基体抗流变行为和加工硬化能力的影响,由此阐明了用合金化手段提高高锰钢耐性应综合考虑合金化对奥氏体基体的强化作用及形不散第二相碳化物两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86.
摩擦副表面物化特性对纳米级膜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固体表面物理化学特性对 nm级润滑膜厚度的影响 ,以铝、铬、钛和二氧化钛作为基体表面材料 ,采用NGY- 2型 nm级膜厚测量仪 ,对 136 0 4标准粘度液、添加有10 %十六酸乙酯的 136 0 4溶液和液体石蜡的膜厚进行了测量 ,并利用 Fourier红外分析仪对润滑剂在实验前后的成分变化进行了检测。红外光谱数据表明 ,不同基体下 ,润滑剂在实验前后的化学成分没有发生变化。膜厚测量结果发现 ,基体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膜厚度有较大影响 ,对基体Al,Cr,Ti,Ti O2 ,弹流润滑向薄膜润滑的转变的临界膜厚按基体表面能增大的顺序依次增大。该研究为处于薄膜润滑状态的润滑系统摩擦副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87.
H62黄铜疏水表面的制备及疏水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氯化铁和盐酸溶液刻蚀H62黄铜表面,得到了一层由梯田状台阶结构及平均孔径为(6.2-8.3) μm的蚀坑组成的阶层结构.该表面与水滴的表观接触角最大为131.8(°),接触角滞后为5.6(°).研究了不同刻蚀时间对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刻蚀时间对表面阶层结构的形成和水滴在该表面的接触角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刻蚀时间的增加,表面逐渐形成台阶结构并且边缘趋于规整,接触角不断增大;当台阶结构消失时,接触角随之变小.初步分析了这种阶层结构的形成机制,用Wenzel理论、Cassie理论及有限液-固界面理论对表面的润湿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限液-固界面理论在表征粗糙表面润湿性方面更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288.
通过对不同回火温度、冷却条件下C3604铅黄铜的组织性能研究,为生产提供了热处理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冷却速度越快,β相越多、越大;反之,β相越少、越细小,Pb分布也越均匀、弥散;500℃回火,晶粒长大较多,抗拉强度和硬度急剧下降;400℃以下回火,晶粒长大不明显,抗拉强度和硬度下降很少.  相似文献   
289.
半连铸H62黄铜板坯热轧后,在300~400 ℃区间存在明显的脆性区.在Pb和S的富集区,由于位错塞积导致应力集中,同时,未及时冷却的H62黄铜板坯中β相较多且呈点状,降低了相界承受应力的能力,导致在打卷过程中出现开裂.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半连铸工艺及冷却方式,可改善带坯的显微组织,从而有效减少或避免打卷开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0.
在再生Bi黄铜中分别加入不同含量的Al和Sn,研究Al和Sn元素对再生Bi黄铜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Al和Sn含量的增加,铸态下合金晶粒不断减小,热轧态下合金晶粒先增大后减小;Bi由薄膜状转变为颗粒状;Al和Sn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0.8%时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佳。通过计算表面张力的方法分析Bi形态发生改变和力学性能改善的原因。分析可得:质量分数为0.5%的Al和0.8%的Sn可以增大Bi在合金中的润湿角,从而使薄膜状的Bi减少,颗粒状的Bi增多;薄膜状的Bi能抑制基体的割裂,最终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