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6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我地区丰富的蒙药材资源,研究了栀子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体系,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是使用70%乙醇、超声提取二次、超声对间30min;总黄酮的含量为3.5mg·g-1,样品的回收率在96.0%~ 101.7%.此结果为栀子药效功能的进一步研究、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2.
采用快速高分离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RRLC/Q-TOF MS)联用技术进行山楂籽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研究.山楂籽黄酮经超声辅助提取后,选用Welch Material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组成分别为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经飞行时间质谱分离并检测了15种黄酮成分.结果表明,快速分离液相-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快速准确鉴定样品中的黄酮成分.  相似文献   
73.
AB-8大孔树脂对菱角壳黄酮提取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弱极性大孔树脂AB-8用于野生菱角壳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实验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对菱角壳黄酮提取物的吸附在1 h后基本达到平衡,饱和吸附量为89.2 mg/g,最大吸附率为78.4%,当流速为10 mL/min,样品量为0.052 5 g时,用70%的乙醇对菱角壳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解吸的解吸率为82.3%.  相似文献   
74.
AlCl3-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AlCl3-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制剂中银杏黄酮含量的新方法.该法是基于银杏黄酮能与AlCl3反应生成黄色络合物,此物质在408 nm处有最大吸收.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0~110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  相似文献   
75.
提出了钼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制剂中银杏黄酮含量的新方法.该法是基于银杏黄酮能与钼酸钠反应生成黄色钼酸酯,此物质在266 nm处有最大吸收.吸光度与银杏黄酮浓度之间的关系式为:A=0.017 1C 0.001 4,其中C的浓度范围为4.0~50.0 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6%.  相似文献   
76.
黄酮类抗氧化剂的构-效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天然黄酮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酚类抗氧化剂之一,其抗氧化活性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密切相关.综述了几种研究抗氧化剂活性中常用的自由基检测方法与评价指标,并详细分析了结构因素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机制与规律.认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主要取决于羟基的相对位置而非数目,具有色原酮结构的黄酮2-3位上不饱和双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抗氧化活性,C环吸电子性质或羟基成甙则会使天然黄酮抗氧化能力降低,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也是黄酮阻止自由基氧化的途径之一.对黄酮类抗氧化剂构-效关系的研究为筛选高效抗氧化剂和天然黄酮的结构修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利用细胞葡萄糖摄取检测试剂盒检测苦参中槐属二氢黄酮G(Sophoraflavanone G,SFG) 对L6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发现SFG能够增加大鼠成肌细胞 (L6) 的葡萄糖摄取;之后,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发现SFG对L6细胞内GLUT4的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可稳定表达IRAP-mOrange荧光蛋白的L6细胞内,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监测SFG作用下葡萄糖转位蛋白4 (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 的转位,发现SFG对GLUT4的转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SFG对GLUT4转位的促进呈浓度依赖性;另外,免疫荧光实验结果也显示SFG增强L6细胞中GLUT4与细胞膜的融合.这些结果显示利用SFG处理L6细胞后,L6细胞内GLUT4的表达、转运及与细胞膜的融合继而促进葡萄糖的摄取显著增强,说明SFG可能具备开发成一种新的降血糖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78.
【目的】高温和强光都会降低银杏的净光合速率,从而影响银杏叶黄酮、萜内酯的合成,降低其含量。笔者对银杏幼苗进行适当遮阴处理,研究幼苗的重要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对遮阴环境做出的响应,以期为银杏的科学培育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种植不同株行距的玉米形成不同遮阴度对银杏幼苗进行遮阴,挑选有规格一致、1年生健壮实生银杏苗的12块样地,同时在银杏幼苗的一侧按照不同距离点播一排玉米种子,待玉米长成稳定高度后,将玉米植株在阳光下形成的投影面积作为实际遮阴面积。试验设置3种玉米株距,即株距30 cm(形成遮光率约30%,编号L1)、株距20 cm(形成遮光率约50%,编号L2)、株距10 cm(形成遮光率约70%,编号L3),以全光照样地作为对照(CK,遮光率0%); 每个区组间空1块地作为隔离带,每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玉米遮阴降低银杏叶片温度和光照强度,测定不同处理下银杏叶片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筛选出有利于提高银杏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合适遮阴度。【结果】不同遮阴密度处理下,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及总黄酮含量均表现为L1>L2>CK>L3; 银杏内酯 GA、GB、GC以及总内酯含量均表现为L1>L2>L3>CK; 而白果内酯BB的含量则表现为L1>L2>CK>L3。总体来说,L1处理下银杏叶片中的黄酮、总萜内酯以及各个单体的含量方面均表现最高,其次是L2,而L3处理下不利于银杏次生代谢物含量的积累。【结论】L1处理(玉米遮光率约30%)对银杏叶黄酮、萜内酯合成效果最佳,对提高槲皮素、山奈酚素和异鼠李素等3个黄酮单体含量的效果均最好,且L1处理下,3个单体以及总黄酮的含量均高于CK; 随遮阴密度增加,银杏内酯(GA、GB、GC)以及白果内酯BB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9.
80.
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杜仲皮中的杜仲胶和杜仲黄酮进行了研究.通过筛分和风选方式分选物料,分别提取胶和黄酮,使杜仲有效成分得到较大利用.研究超声频率、功率、提取时间和物料质量浓度对杜仲胶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40 kHz时提取效果较好,提取量随功率、时间的增加和物料质量浓度的减少而提高.空气压缩机风速为4.9 m/s时,物料分选效果和1 mm筛选效果近似.通过前期分选,杜仲胶和杜仲黄酮没有损失.将杜仲粉碎后,粉末中杜仲胶的含量远小于絮状物中杜仲胶含量,并且先提取杜仲胶再提黄酮,更有利于杜仲胶和杜仲黄酮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