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同源建模方法构建了Rhodobacter sphaeroides偶氮还原酶AZR的三级结构模型.结果表明,AZR为α/β型结构的黄素氧化还原蛋白,5个相互平行的β折叠形成分子中间的平面,5个α螺旋分列于平面的两侧;在β折叠的C端非共价结合的黄素单核苷酸(FMN)作为氧化还原反应中心.根据序列对齐分析,将依赖黄素的偶氮还原酶分为两个家族,但结构对比分析表明,它们具有类似的三级结构和活性区域.对AZR的结构研究为发现新的偶氮还原酶和深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细胞划痕实验和细胞黏附实验等研究了金雀异黄素对小鼠黑色素瘤B16BL6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实验观察了金雀异黄素对B16BL6细胞中微管和肌动蛋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金雀异黄素可以抑制B16BL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影响B16BL6细胞中肌动蛋白的组装,但不影响细胞中微管的组装.这些结果提示,金雀异黄素抑制B16BL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中肌动蛋白的重排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以[(CH3OCH2CH2OCH2CH2)3N]为相转移催化剂,白杨素和鸡豆黄素为苷元,研究了黄酮和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与1-溴-2,3,4,6-O-四乙酰基-α-D-吡喃葡萄糖进行缩合反应制备糖苷的合成工艺.其合成收率分别为60%和54%.  相似文献   
14.
通过酶切法从重组质粒pUC18-chnB中得到编码环己酮单加氧酶的chnB基因序列,将其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构建重组质粒pQE30-chnB,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并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用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产物.测序结果表明chnB基因大小为1 623bp,编码由54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S...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杨梅黄素与核酸溶液的结合反应.加入核酸溶液后,杨梅黄素在436nm处的荧光强度显著地增强.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ctDNA和yRN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3.2μg/mL和0.18~3.2μg/mL.并讨论了干扰物质的影响,对其作用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来视黄素受体介导视黄素抗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主要有:1)视黄素受体;2)视黄素受体与细胞生长;3)视黄素受体与孤生受体的的相关性;4)视黄素受体对AP-1活性的抑制作用;5)视黄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通过研究,对于探讨视黄素受体的功能、阐明视黄素的抗癌机理、合成更多的受体选择性视黄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岩藻黄素(Fucoxanthin)是海洋褐藻中主要的叶黄素类类胡萝卜素,也是褐藻中主要的降脂活性成分之一。岩藻黄素具有抗肿瘤、抗炎症、抗肥胖等多种生物活性,在代谢调节方面,岩藻黄素能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上调白色脂肪组织中线粒体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抗肥胖功效,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近年来岩藻黄素在促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诱导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调节胆固醇代谢等方面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岩藻黄素的降脂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裂解多糖单加氧酶(lysate polysaccharide monooxygenase,LPMO)是一类含铜氧化酶,在还原型辅因子存在下可氧化裂解纤维素,对纤维素的降解起重要作用.优化并合成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lpmo基因,构建pPICZ_αA-Pclpmo表达载体,电转毕赤酵母GS115实现了分泌表达,重组蛋白表达量为450 mg/L.重组PcPLMO对微晶纤维素催化活性为14 U/mL,对碱预处理的秸秆纤维活性较高,为24 U/mL.PcPLMO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分别在80、90、100℃保温60 min,残留活性为80%、62%与48%.经Endo H脱糖基化分析,PcLPMO发生了高度糖基化修饰,从而促进了酶的高温热稳定.相关结果可为LPMO协同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亚油酸异构酶(LAI)的功能并构建基因工程菌株,克隆了植物乳杆菌1p15-2-1的lai基因并对其编码序列进行分析比对,随后将其融合酵母信号肽序列和0-凝集素锚定序列,构建酵母表面展示载体;使用电击法转化酿酒酵母K601,并在尿嘧啶缺失型培养基上筛选出转化子.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LAI与肌球蛋白交叉反应抗原...  相似文献   
20.
红花黄素提制工艺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甘肃河西红花为原料 ,从红花中提取食用黄色素 传统的方法是水溶液萃取蒸发浓缩直接干燥 ,成品颜色加深 ,其水溶液色泽发暗 ,质量较差 采用水提醇沉 ,减压浓缩干燥法 ,制得的色素水溶性好 ,色泽鲜艳 ,质量较优 经反复研究试验 ,可较有把握地将该研究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从而对我省红花的种植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