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4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方法 治疗组中除基础治疗外加用生大黄粉、熊去氧胆酸片、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前列腺素E1。结果 治疗组6周内有效率97.8%,对照组6周内有效率79.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疗效优于常规西药组。  相似文献   
142.
双环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环醇(bicyclol,商品名“百赛诺”)是人工合成的一类抗病毒性肝炎新药。动物试验表明,双环醇具有显著的肝细胞保护作用,兼有一定抗肝炎病毒活性,这些作用是双环醇对病毒性肝炎显示疗效的药理学基础。双环醇能够明显改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使升高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sapartate aminatransferase,AST)降低,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DNA,HBV—DNA)阴转亦有较好的疗效,且停止服药后疗效较巩固,反跳率低,亦无明显不良反应。双环醇为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手段,其药理基础和临床价值均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3.
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氧应急等因素与酒精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有关.肾上腺皮质激素、TNF-α抑制剂和抗氧化剂等药物可通过抑制免疫应答、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等不同作用,降低重症酒精性肝炎的近期或远期死亡率.药物治疗结合消除病因或诱因,是酒精性肝炎的一项重要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4.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分布于世界各地,由于难以根治和危害面广,而与癌症、艾滋病并称“世纪三大顽症”。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就达13亿,其中约有3000万以上的慢性肝炎患者。这些患者如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就有可能发生肝纤维化,进而肝硬化。在欧美国家除病毒性肝炎外,尚有大量因长期饮酒而致酒精性肝炎,进而肝纤维化、肝硬化者。这个由“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组成的“三步曲”是各种慢性肝病导致严重后果的共同途径。由于肝硬化是肝脏实质性病变,普遍认为较难逆转,因而在治疗上除对…  相似文献   
145.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5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皮肤黄染,进食、精神表现及血清总胆红素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分组为256.5~342μmol/L(15~20mg/dl)和136.8~171μmol/L(8~10mg/dl),治疗后有明显的下降,皮肤黄染逐渐消退.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6.
正说起人类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传染病,乙肝绝对算得上名列前茅。乙肝病毒的发现历史KP Discovery我国古代虽然没有"肝炎病毒"之说,但是从古代文献的记载来看,病毒性肝炎很可能是一个古老的病种,因为早在汉代,当时的名医张仲景就在他的著作《伤寒杂病  相似文献   
147.
在肝胆胰胃十二指肠手术时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肝外胆管损失称医源性胆管损伤,损伤可致肝外胆管狭窄或完全梗阻,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黄疸,因此也可称为医源性黄疸。肝胆胰胃十二指肠手术后病人出现黄疸或胆管狭窄时,约80%~90%是肝外胆管损伤,而医院肝外胆管损伤中92%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其余发生于其它胆道手术和胃切除术。在肝脏手术,门控静脉分流术和胰腺手术中也有发生,但较少见。  相似文献   
148.
新生儿Rh溶血病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由于Rh溶血病黄疸出现旱加深迅速,黄疸程度重,贫血明显,极易引起核黄疸或贫血性心力衰竭,预后极差,因此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凡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同时有贫血者,必须排除本病。应详细询问家族史,产妇既往生产史,进行有关检查,确诊本病要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一经确诊既进行积极治疗,重者换血,同时光疗。 本组Rh溶血病的换血治疗均采用快速同步换血治疗法,可克服传统换血的弊病,传统换血仅用脐静脉一根插管交替抽注;而同步换血则是以脐动脉换出,脐静脉换入,2小时内即可完成,且不需再次换血,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9.
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李菁菁,陈乾生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广州市新港西路105号510260)人类许多疾病的研究进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动物模型的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对人类病毒性肝炎的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和病毒复制机制的研究以及免疫预防和疫苗研究起了相当...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