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89篇
教育与普及   8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10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王晶  郭俊美  孙文华 《科技信息》2010,(27):I0359-I0360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的治理难度很大。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为游荡性河道进一步整治提供了条件。经过分析研究认为,采用双岸同时整治,可以形成窄深、归顺、稳定的窄槽宽滩,防止横河、斜河产生。  相似文献   
52.
汤晓波 《河南科技》2011,(16):44-45
<正>水利工程中,为使船舶通过航道上集中水位落差区域,通常会建造船闸或升船机设施。船闸和升船机分别通过调整闸室水位和直接垂直升降船舶的方法来达到船舶通航的目的,目前这两种设施的建设水平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本文,笔者针对船闸这一类设施,简要分析现有船闸的一些不足,提出一种以水位互补为原理的新型船闸设计构思,并说明该新型船闸的通航流程。  相似文献   
53.
李瑞平 《河南科技》2011,(23):59-60
<正>一、黄河防汛通讯系统情况介绍1.黄河防汛通信系统概述。随着水利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黄河卫星通信网络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其具有覆盖范围广、组网灵活、抗毁能力强等优点,是解决黄河偏远地区及公网覆盖能力不足地区信息传输和应急抢险通信的主要手段。为了提高防御黄河水灾的能力,黄河水利委员会信息中心(以下简称黄  相似文献   
54.
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民办高校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是民办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问题。目前,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民办高校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笔者以...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堤防、控导工程施工中各阶段要点的分析,提出了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56.
本文旨在提出这样的问题:针对贫困灾区的公共物品供给是否能够如我们所预想的那样发挥效用?本文通过分析指出,贫困区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下游困境深刻地影响着这一效用的发挥。但是目前学界对于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的讨论却忽视了这一点,基于此,对当前公共物品供给论题的研究提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57.
苏运 《科技信息》2009,(15):252-253
介绍了防渗墙施工技术的主要工艺流程,最后通过现场验收,墙体的强度与抗渗能力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使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海平面变化、黄河改道与贝壳堤发育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新世海侵高峰过后,海平面一直处于幅度不大(约1m左右)的振荡运动状态.对应四次小高海面时期,天津滨海平原上堆积了四道贝壳堤,黄河在本区入海,使贝壳堤的组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9.
现代黄河口区流场切变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广雪 《科学通报》1994,39(10):928-928
1991年5—6月在黄河河口沉积动力学调查中,发现活动三角洲前缘区存在流场切变带.1 流场切变带特征1991年黄河口调查测线(Ⅰ—Ⅵ)6条(图1),单船重复测量18次.测线上测站时间间隔平  相似文献   
60.
在论证黄河冲积扇仍处于建造时期当中,得出决徙是建扇过程发生的自然现象.下游河道历史上两期安流跟两期暖湿气侯背景的出现不无联系.治河方向应以滞缓建扇过程和保护河口海岸为原则,这样才符合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