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2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6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4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地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危害与控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一类环状多肽类物质,具有很强的肝毒性.微囊藻毒素在我国淡水水体分布广泛,许多大型水体和供水水库都已发生微囊藻水华,一些城市饮用水源受到污染.检测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酶联免疫法(ELISA),但目前仍缺乏一种快速、经济的常规检测方法.要控制饮用水源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除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去除手段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是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22.
通过测定杨树溃疡病毒素粗提物处理的6种杨树枝务的叶片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研究了毒素的致病性及不同杨树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叶片电导率越大,杨树的抗性越差;叶片脯氨酸含量越多,杨树抗性越强;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越强,杨树抗性越好.这4个指标均能很好的反映杨树不同品种对溃疡菌的抗病性.这表明,用溃疡菌毒素筛选抗溃疡病杨树品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
虎纹捕鸟蛛毒素-Ⅰ天然突变体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离子交换及反相HPLC,从虎纹捕鸟蛛粗毒中分离得到一种虎纹毒素-Ⅰ天然突变体,MALDI-TOF质谱仪分析表明该多肽天然突变体分子量为3636 Da.Edman测序结合串联质谱和氨基酸组成分析鉴定出该天然突变体的序列为H2N-ACKGV FDACT PGKNE CCPNR VCSDK HKWCK WQ-COOH,其中6个Cys形成3对二硫键,小鼠脑室注射实验表明,该天然突变体能使小鼠致死,但不能阻断小鼠膈神经-膈肌标本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本研究结果表明,K32残基对于HWTX-Ⅰ的生物学活性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4.
本实验以1/5的Hoagland溶液为培养液,设置0、20、40、60、80、100 mL/L六个铜绿微囊藻(FACHB 930,107 cells/mL)接种梯度与少根紫萍(ZH0051,400 g/m2)共培养.结果发现,少根紫萍的生长速率、抗氧化物酶活性(SOD、APX和CAT)以及培养液中微囊藻毒素含量随着铜绿微囊藻接种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少根紫萍体内微囊藻毒素却先降低后升高,淀粉累积量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铜绿微囊藻的接种量为20 mL/L时,少根紫萍的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3.64 g/m2·d).当接种量在60~80 mL/L之间时,少根紫萍能从培养液中高效的移除氮、磷.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体中铜绿微囊藻浓度在2.0×108 cells/L(接种量为20 mL/L)左右时,少根紫萍能够达到最大的生物量、相对高的淀粉累积量、以及高品质的氮磷去除率,并能有效地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25.
《河南科学》2016,(4):506-510
为了弄清河南地区小麦赤霉病致病禾谷镰刀菌所产的毒素化学型和SCAR类型,对我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地区的小麦赤霉病病穗进行了广泛采样,共分离出47株禾谷镰刀菌菌株.经镰刀菌毒素特异性引物测定,27株菌株产15-AcDON型毒素,占分离出的禾谷镰刀菌菌株的57.45%;19株菌株产3-AcDON型毒素,占40.43%;仅有1株菌株产NIV型毒素,占2.13%.其中,产15-AcDON型毒素的菌株属于SCARⅠ类型,产3-AcDON和NIV型毒素的菌株属于SCARⅤ类型.结果表明,河南省产15-AcDON型毒素的禾谷镰刀菌是优势种群,产3-AcDON型毒素的禾谷镰刀菌种群次之,产NIV型毒素的禾谷镰刀菌种群所占比例很低.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蓝藻水华现象日益严重,甚至威胁了人类饮用水的安全.传统水处理技术对微囊藻毒素去除效果不明显,新型降解技术亟待研究.本文概述了二氧化钛系列的光催化剂的一些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光催化氧化法降解微囊藻毒素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7.
在环境毒素对生物种群影响的经典模型基础上,引入布朗运动模拟客观存在的随机干扰因素,且考虑到延迟因素,从而构造了环境毒素对生物种群影响的随机延迟微分方程模型,并证明了该模型全局正解的存在性、随机有界性和渐近性质.  相似文献   
28.
全面阐述了影响葡萄酒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控措施。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通常由葡萄栽培中施用的防治病虫害药剂或环境污染而导致其在葡萄果实中的累积,可通过选择生态条件优良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规范栽培管理技术有效控制;SO2残留产生于葡萄酒酿造过程,可通过控制原料污染、严格发酵酿造工艺管理、保证生产清洁卫生及积极寻找SO2替代物控制其含量;微生物或有微生物参与的有毒代谢产物中赭曲霉毒素A、氨基甲酸乙酯和生物胺,则依赖于发酵剂的选择和改进工艺等多种手段综合防控。在葡萄栽培及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应关注此类物质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并通过检测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9.
从红法夫酵母提取了葡甘露聚糖、虾青素并制备了葡甘露聚糖-虾青素(GM-ASTA)复合物,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热失重(TGA)和分子对接模拟分析,探讨了GM-ASTA复合物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致肉仔鸡肝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葡甘露聚糖和虾青素形成了复合物,前者主链通过范德华力和静电力与后者紧密结合. GM-ASTA复合物能显著地改善AFB1导致的肉鸡肝损伤后果,具有吸附AFB1并解除其毒性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30.
正不少人认同,俊男美女为社会优势的重要"本钱"。诱发庞大整容行业的商机暴升,再加上媒体、广告如催化剂一样的推波助澜,包装整容术成为轻而易举的观念。接受整容的人也愈来愈多,甚至国外已有未成年人接受整容手术。与此同时,整容事故也相对倍增。如整容造成感染、皮肤坏死、容貌扭曲等,甚至于死亡也屡见不鲜。如此背负各种风险,踏上"整容"之路的人还是有增无减,义无反顾地接受手术,跑往寻美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