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01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22篇 |
教育与普及 | 54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95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8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86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108篇 |
2011年 | 136篇 |
2010年 | 119篇 |
2009年 | 120篇 |
2008年 | 93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101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所谓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或岩石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当生物遗体或遗迹被岩土覆盖后,其硬体和遗迹部分在岩石、地下水的长期交换作用后,逐步固结石化便形成了化石,如骨骼、牙齿、甲壳、脚印等,包括遗体化石、遗迹化石(粪便、脚印)、活体化石(保存在冻土层中的猛犸象)三类。 据报载,2002年10月,在辽宁西部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一枚带羽毛的恐龙化石,科学家据此得出结论:在1亿年前,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类似于鸟类的会飞的恐龙,这是化石应用的一个典型事例。其实,化石的用途还有许多呢! 相似文献
92.
93.
《逸周书》和《左传》记载,东夷民族已有了以鸟名为官名的天文历法官员,《尚书·尧典》记载了当时的天文历法,能确定二分二至.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文为上述文献记载提供了证据,说明当时已用日出方向确定春分,用测量日影确定二至.对遗址的实际测量,发现了陶文的天文意义.我国天文历法产生的年代,可追溯到5000a前,东夷民族天文学,是当时诸民族中较先进的天文学. 相似文献
94.
在精美的恐龙和鸟类的面前,昆虫的身体显得特别小,但是在电影《侏罗纪公园》里面,就有一位科学家通过蚊子体内的血克隆出了恐龙。而在现实中,一位中国人解开了从达尔文开始就困扰着古生物界的难题。 相似文献
95.
辽西义县组禽龙类新属种: 杨氏锦州龙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辽西义县组发现一大型禽龙类恐龙,根据其头骨形态和牙齿特征建立一新属、新种-杨氏锦州龙(Jinzhousaurus yangi gen.et sp.nov.)。杨氏锦州龙某些特征比已知多数禽龙类原始,但大部分特征接近于早白垩世的一些进步禽龙类,如前上颌骨喙部中等扩大和牙齿形态及排列方式等。锦州龙的另外一些特征非常接近鸭嘴龙类,比如眶前孔不发育等。锦州龙的这种奇特特征组合对于研究禽龙类的演化和鸭嘴龙类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锦州龙发现于义县组中部,层位高于四合屯化石层,是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恐龙化石,丰富了热河生物群的组成。锦州龙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热河生物群的时代为早白垩世,与同位素测年确定的年代一致。 相似文献
96.
97.
正[本刊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研究组在我国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湖相沉积中发现一具距今5500万年的最古老最完整的灵长类化石骨架,这件被命名为阿喀琉斯基猴(Archicebus achilles)的化石对确定类人猿与其他灵长类的分异时间和早期演化模式提供了非常关键的证据,是近年来古灵长类和古人类学研究领域一项里程碑式的发现。成果发表于2013年6月6日的Nature周刊。为揭示在这块化石中埋藏了几千万年的巨大秘密,包括来自中国、美国和法国等多个研究机构的专家通力合作,用了整整10年时间开展了大量工作,采用最先进的超高精度同步辐射CT扫描技术和数字化三维技术,重建 相似文献
98.
99.
热河生物群--探索中生代生命演化的世界级化石宝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在热河生物群各门类生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和成果。我国辽西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研究鸟类起源,恐龙的进化,鸟类、哺乳动物以及被子植物的早期演化和辐射等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同位素测年技术的广泛应用,表明热河生物群属于早白垩世,在地球上延续了大约2千万年。热河生物群的繁盛和东亚地区当时特有的温暖的淡水和陆地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而频繁的火山活动又是化石得以大量完美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热河生物群的研究还具有很大的潜力,而对化石的科学发掘和保护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00.
中国煤山剖面事件界线层粘土中石膏化生物化石碎屑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煤山剖面第25层亦即俗称的“白粘土”层代表着曾发生在二叠纪与三叠纪(P/T)地史转折期(约2.5亿年前)的灾变事件地层记录。继发现“白粘土”中存在自形晶石膏之后,这里新发现其中保存有石膏化生物化石碎屑。中子活化分析显示,白粘土中的石膏化生物化石碎屑与自形晶石膏乃至与白粘土本身具有基本相同的稀土分布模式,指示了三在相同或极其相似环境中同期或准同期形成。联系“白粘土”呈天然强酸性的事实,提出了酸性硫酸盐化学置换碳酸盐导致生物化石碎屑石膏化的成因机制。石膏化生物化石碎屑的发现,为P/T转折期的海洋曾出现严重酸性化事件提供了新证据;且为解读P/T生物大灭绝现象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