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分析基团电负性与ΔΔ_fH~0(RG/CH_3G)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计算碳氢化合物标准生成热的简单方法: Δ_fH~0(RG)=Δ_fH~0(CH_3G)+(1.18n~(1/2)-0.98)X_G-21.31n+19.90式中,Δ_f(RG)和Δ_fH~0(CH_3G)为烃(RG和CH_3G)的标准生成热;X_0为基团G的电负性;G=Me,i-Pr,t-Bu,CH=CH_2,CH=CHMe(E,Z),C≡CH和Ph;n为直链烷基R中的碳原子个数,34个可比较值的平均偏差为1.05kJ/mol。  相似文献   
22.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用Pauling电负性计算单键分子离子性的公式,该公式无论是对共价性较强的分子还是离子性较强的分子适应性都很好。我们还将本文结果与文献结果做了比较,并就本文公式给出某些应用。  相似文献   
23.
2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g^+交换沸石分子筛及其吸附NO,H2O,CO,H2S和SO2的结构及电子性质,并对簇模型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分析,用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研究了相关键的拓扑性质.研究结果表明,NO,CO和SO2的吸附导致了Ag^+和沸石骨架上氧的距离缩短,这主要是因为NO,CO和SO2的吸引电子能力较大使Ag-O1和Ag-O2共价性增强所致;而H2O,H2S的吸附导致了Ag^+和沸石骨架上氧的距离增大,可归因于H2O,H2S的吸引电子能力弱使Ag-O1和Ag-O2共价性减小所致.  相似文献   
25.
20世纪30年代,鲍林把量子力学的成果应用到化学中,创建了共振论,并采取了有效的策略进行传播.共振论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却也伴随着对共振概念的误解.韦兰德是鲍林的主要支持者和合作者,但在对共振意义的理解上与鲍林产生了分歧.鲍林认为共振是一个物理现象,但韦兰德认为共振论只是一个人为的概念.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教学策略传播共振论,并都获得了人们的尊敬.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Pearson-Pauling悖论做了重新评价和解析,提出了二维电负性的概念,并讨论了有无机化学的几类问题。  相似文献   
27.
一般无机化学书籍中只能查出元素的电负性,而对于离子的电负性较少见,但对离子晶体、过渡型晶体和分子晶体的判断和键型的判断,进而了解物质的有关物理性质,如熔、沸点高低,离子的电负性较为有用。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元素的电负性和离子的电负性,本文介绍了其计算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Sanderson根据其电负性均衡原理提出的基团电负性计算公式做了修改,从而使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更加吻合.  相似文献   
29.
】本文建立了用基团电负性计算含氮含硫有机物的键裂能的简单方法。利用此方法计算出22个含氮含硫烷基衍生物的键裂能,其平均偏差为3.97kJ·mol-1。  相似文献   
30.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M06-2X/6-311G**研究腈类1,3偶极子HCN-X(X=CH2,NH,O)与环丙烯类化合物RC3H3(R=CH3,H,F,CN)的[3+2]环加成反应,以探讨控制该类化学反应活性与选择性的主要因素.计算结果显示,该类加成反应以分步方式进行的第一步的活化能比协同路径的活化能高30. 6 k J·mol-1以上,因此该过程主要以协同方式进行.所考察反应的协同能垒在22. 2 78. 4 k J·mol-1范围,说明以协同的方式都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与实验中发现HCN—O与取代环丙烯能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一致;其次偶极子从环丙烯取代基的反面加成比从取代基的正面加成有利,并且偶极子对该反应活性的影响是主要的.通过过渡态的形变能/结合能模型,结合前线轨道理论分析发现,协同过渡态中形变能随偶极子中X原子电负性的增大而增大,而结合能几乎无变化,整个反应的活性受形变能的控制.环丙烯C3位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对环加成反应活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环丙烯电子形变的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