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南方初孵仔鱼进行饥饿处理,统计他鱼半致死时间并观测饥饿致死仔鱼的体质量和体长的变化,在实验处理温度分别为21,23,25,27,29℃的条件下,仔鱼饥饿半致死时间分别是258.4,217.8,182.2,152.8,122.0h;体质量平均净减少量(△m)分别为2.08,2.34,2.26,2.74,3.56mg,体长平均净增长是(△l)分别为5.54,6.39,6.35,5.33,4.53mm ,仔鱼饥饿半致死时间(Dh)与温度(t)的相关关系为:Dh=609-16.9t。仔鱼体质量净减少量(△m)和体长净生长量(△l)分别与温度(t)的关系可表达为:△m=-1.61 0.168t和△l=-37.6 3.66t-0.0764t^2,通过对上述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讨论,提出南方初孵仔鱼阶段的最适发育温度为24.1℃。  相似文献   
42.
应用组织学切片和光镜观察的方法,对南方、革胡子的延脑面叶和迷走叶及其相关结构的组织构筑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鱼的面叶、迷走叶形态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而且面叶和迷走叶中细胞形态和核团分布差异也较大.而作为鱼类味觉初级中枢的面叶和迷走叶,其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可能与食性及其对食物的好恶有关.  相似文献   
43.
本实验总结了大口池塘养殖情况并对其水质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大口池塘高产养殖理想投放规格为9~12cm,密度为2.6尾/m2。人工饲料养殖大口的池塘水体水质良好,其水质理化特性:平均水温为20.6℃,溶解氧平均为4.94mg/L;pH值平均为7.47;总硬度平均为7.4度;水中主要生物营养元素氮含量较高,TN含量平均为0.89mg/L;磷酸盐含量也高,磷酸盐含量平均为0.95mg/L;氮磷比为1:1.07。养殖水体始终保持富营养性。  相似文献   
44.
实验室循环水养殖系统中,27.5℃条件下,以对照组(添加0%碳水化合物)和处理组(添加12%碳水化合物)的人丁配合饲料喂养南方(Silurus meridionalis Chert)幼鱼(38~42g),在喂养0,2,4周后分别测定实验鱼胃、肠、胰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结果显示:胃、肠、胰淀粉酶活性在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南方幼鱼的淀粉酶活性的基础水平(未经实验处理的0周)在胃、肠分别为0.073,0.108U/mg,高于某些肉食性鱼类的相应水平;蛋白酶活性在摄人碳水化合物后却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卢〈0.05).研究表明:南方幼鱼淀粉酶活性对饲料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具有相对保守性,而蛋白酶活性对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则表现出明显的反应.本研究提示,南方幼鱼能够利用饲料碳水化合物可能与其淀粉酶活性的基础水平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45.
饥饿胁迫对南方鲇幼鱼糖代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1)℃条件下,以饥饿0周作为对照,分别测定了饥饿处理0、1、2、4和8周后南方(Silurus meridonalis)幼鱼的肝指数、糖原含量、血糖浓度及己糖激酶(HK)、葡萄糖激酶(GK)酶活性.结果显示,实验鱼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肝指数、糖原含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饥饿1周后的肝指数为(2.44±0.36)...  相似文献   
46.
南方头面部的皮肤受外界机械和化学物质刺激时采用电生理技术记录其面神经主要感觉支(上下颌须神经)的诱发放电。结果表明:由须的基部到顶端上下颌须神经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频率和幅度逐渐增强;上颌须神经相对下颌须神经有更高的味觉敏感性,其反应的幅度和频率更大,且阈值较低变化率大。两者都有脱敏和适应性现象;上下颌须神经含有3种类型单纤维,这3类单纤维及其联系的味蕾感受器可能构成3种基本的味觉单元。  相似文献   
47.
兰州鲇消化器官理化特征及pH值对其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兰州(Silurus lanzhouensisChen)消化器官的理化特征及在不同pH条件下的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比肠长、比胃重、比肠重、比肝胰脏重、比内脏重分别为0.91±0.25、0.0158±0.0045、0.0112±0.0054、0.0199±0.0069和0.0916±0.0293;胃、前肠、中肠、后肠壁及胆汁的pH值分别为5.5~6.5、5.5~7.0、6.0~7.0、6.0~7.0和5.5~7.0;胃、肝胰脏和肠淀粉酶最适pH值分别为5.4、6.6和7.0,脂肪酶最适pH值分别为5.4(或5.8)、6.6和6.6.兰州胃和肠的pH值环境均有利于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发挥.在最适pH条件下,肝胰脏淀粉酶活力略高于肠,胃淀粉酶活力最低,而肝胰脏和肠的脂肪酶活力相同,胃脂肪酶活力最高.从消化器官特点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可以看出,兰州消化生理特性与其肉食性特点相适应.  相似文献   
48.
11种鲇形目鱼的血液检测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大口、杂交、革胡子、黄颡鱼、长吻鱼危、条纹拟鱼尝、青石爬鱼兆、斑点叉尾鱼回、白缘鱼央、黑尾鱼央、拟缘鱼央等11种形目鱼12个样品的血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清铁浓度,比较了它们的血清转铁蛋白分区和带谱以及红细胞形态差异,初步确定了鱼类的血液可作为渔业生产上鱼类疾病或生产性状的检测指标,并对形目鱼类耐低氧和底栖的生活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9.
以白鱼粉、玉米油、玉米淀粉分别作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原料,配制等蛋白质(含量40%)、等脂肪(含量10%)和不同碳水化合物梯度的3组饲料,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设计为0%,15%,30%.以南方(Silurus meridionalisChen)幼鱼为实验对象,经各组饲料驯养8周后,实验鱼用不同饲料等日粮投喂,研究不同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下餐后肝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0%碳水化合物饲料组肝指数(HSI)在摄食过程中无显著变化;15%碳水化合物饲料组肝指数在摄食后3~6h无显著变化,12h的肝指数显著大于6h(p<0.05),24h的肝指数显著小于12h,24h后无显著变化;30%碳水化合物饲料组南方肝指数在摄食后3h就显著增加,6h又显著下降,12h又显著上升,24h又显著下降(p<0.05),24h后无显著变化.通过分析认为肉食性鱼类南方摄食后吸收的糖类先造成血糖升高,升高的血糖水平通过某种途径刺激体内糖原的合成,同时南方加快分解代谢以排除多余的糖分.  相似文献   
50.
属是刀科的一个类群,过去本属已记载3种,2种分布在云南的澜沧江水系,1种分布在泰国南部的眉南河水系,近年来又在怒江发现,经整理和用模糊聚类方法,对刀属进行数值分类,结果发为4种与传统分类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