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55篇
教育与普及   10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通过调查发现木伦自然保护区有鱼类41种,分别属于4目13科34属,占龙江水系鱼类总数的38.3%.并了解了其分布、食性及丰富度.  相似文献   
22.
水中爱情     
鱼与其他动物一样,一到“青春期”就有了明显的求爱行动。他们会换上美丽的“服装”,有的体色变浓加深,有的则显现出非常鲜艳的色彩。多彩的“婚装”在生物学上称为“婚姻色”,鲜艳的体色会格外受雌鱼的注目和喜爱,这可是雄鱼“求爱”的法宝。鱼类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鱼类在生殖季节之所以会出现“婚装”现象,是由于性腺分泌性激素作用的结果。他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对雄鱼进行一次性腺切除手术,结果雄鱼就不会出现“婚装”现象了。有趣的是,一些种类的雄鱼,除了身着“婚装”外,还佩带“首饰”。如鳊鱼、鲫鱼等,它们分别在吻部、鳃部或胸鳍上,生出一些突起物,犹如“耳环”、“胸花”和“胸针”,科学家称之为“追星”。  相似文献   
23.
鱼类血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综述了鱼类血细胞的主要种类、各种血细胞的主要功能以及鱼类血细胞的发生情况,并初步探讨了鱼类血细胞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4.
DNA分子技术为生物种内和种间的比较及遗传多样性提供了一种崭新而又行之有效的途径。简要介绍了Southerm杂交、RFLP、PCR、小卫星和微卫星技术、RAPD、原位PCR和DNA测序等几种DNA分子技术及其在鱼类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概述了我国分子水平上的鱼类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25.
通过体长频率分析划分鱼体年龄的方法有图解法和统计法。前者简便易行但主观性强,后者具有较强功能且越来越占有显要地位。MIX程序用于分析混合统计分布的直方图,这一程序已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6.
虾鱼鱼类Gobioidei是包括弹涂鱼科Periophthalmidae,鳗虾虎鱼科Taenioididae等在内的一群小型鱼类,全世界计有约1720种左右,全国有161种海水虾虎鱼类,其中有20种分布于渤海,这次调查共采到19种,其中有2种系黄海边缘分布,为渤海首次记录,本报告了虾虎鱼类在渤海水域的名录,分布和生态学特征,分析了它们在渤海生态系中的作用,特别是对增殖放流对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利用非线性回归法,评估得到爱莲湾野生许氏平的丰度为0.01 ind/m2,种群数量大体和5.6个大型抗风浪网箱或135个筏式网箱放养的鱼类数量相当.野生鱼类将产生正或负的生态效应,和养殖鱼类竞争DO,因排泄而支持爱莲湾初级生产所需氮的0.8%~1.3%,同时消耗残饵和排出粪便.  相似文献   
28.
围绕海洋鱼类苗种培育过程中饵料和病害这两个关键问题,就基因克隆、重组蛋白、DNA疫苗、抗菌肽和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和产品在鱼类中的研究现状和前景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应针对鱼苗的营养需求和消化吸收的生理特点,有效利用基因工程产品;同时,要研究和采用新的病害控制技术,提高苗种成活率.苗种培育是海洋鱼类养殖业发展的基础,在苗种培育中加强生物技术的应用,将大力推动海洋鱼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9.
海水养殖鲈鱼分离出一种hepcidin抗菌肽新基因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我国海水养殖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分离到一种hepcidin抗菌肽新基因,并在国际GenBank公布(accessionnumber为AY547281).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鲈鱼分离到的hepcidin基因属于hep cidin抗菌肽基因家族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30.
过度捕捞、海区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使得海洋鱼类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鱼类资源正面临枯竭的危险。积极发展海洋鱼类的增殖和养殖,是海洋鱼类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海洋生物基因组研究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础和新的生长点,其中,积极开展重要海水养殖鱼类遗传多样性与种质基因组研究,必将对提高海洋鱼类增殖与养殖的理论水平和创建高新技术起重要促进作用。文章对重要海水养殖鱼类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基因组的检测、遗传性状的调控、分子系统进化研究等方面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了综合分析,并指出我国今后开展这些方面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