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2篇
系统科学   82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1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分布电容对变压器内参数影响不可忽略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变压器的一般原理和结构出发,提出了变压器分布电容的形式和有关数据分析,并用特制线圈模拟变压器绕组,通过实验找到一些固有参考数据,进一步用外变频法确定绕组内参数变化曲线,从曲线图上找到一个特殊点,证明该极点就是由分布电容引起的谐振点。根据该极点的特点及参数可大概计算出分布电容及Q值,认为分布电容在高频下对变压器的影响不可忽视,要积极采取措施阻止其对变压器的破坏。  相似文献   
992.
强噪声背景下高频CW电报信号的自动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CW电报通信都靠人工操作来完成,难以满足大容量、高速度的要求,如何实现CW电报的自动检测与识别,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其有效性是当前高频CW电报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强噪声背景下,高频CW信号的包络检波检测法难以有效跟踪信号波形.检测性能严重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alman滤波的微弱CW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Kalman滤波器实时捕捉CW信号,恢复信号波形,再运用复数谱方差识别干扰信号与CW信号,提取出纯净的CW信号.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强噪声背景下有效地检测出CW信号,具有更高的识别率,且算法简单,实时性强,可用于指导高频CW电报自动接收设备的研制.  相似文献   
993.
被誉为"21世纪里程碑式发现"的原初引力波研究结果近期遭遇质疑:有科学家认为当前观测结果存在探测误差以及数据处理不当等问题。究竟是革命性突破还是实验假象?学界专家表示,最终结果有待Planck团队公布宇宙微波背景偏振测量结果以及BICEP2团队进一步实验等再行验证。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介绍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简称DDS)的原理和特点。研究了用FPGA实现DDS的设计方法,给出了为提高芯片运算速度而采用的并行进位加法器、流水线架构的优化方法,采用了线性插值查表法实现DDS的方案。给出了采用ALTERA公司的Cyclone系列FPGA芯片EP1C6144C8进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的波形仿真图。简述了程序逻辑运算过程中产生毛刺的原因,并提出消除毛刺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995.
Terahertz(THz) frequency region, defined from0.1 to 10 THz, is an important frequency band for radio astronomy and atmospheric science. As NbN Superconductor-Insulator-Superconductor(SIS) mixers used for terahertz detection, which are studied by the 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PMO),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 work at 8–10 K, and require condition of micro vibrations, its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 in aerospace is limited by suitable refrigeration method. 4 K high frequency pulse tube cryocooler developed by Key Laboratory of Space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ies(SECT),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TIPC), CAS, offer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IS mixer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ogress of the two-stage high frequency pulse tube cryocooler researched by TIPC. The cryocooler has reached a no load temperature of 4.5 K which is the lowest temperature for this kind of cryocooler reported so far. The successful coupling between the THz component and the high frequency pulse tube cryocooler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pace detection in the terahertz band.  相似文献   
996.
床面倾角对高频气力分选机分选金属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床面倾角对分选废旧电路板中金属分布规律和金属回收率的影响,采用自制高频气力分选机分选0.75~0.125 mm废旧电路板粉末,通过ICP-AES测定分选产品.结果表明:当床面倾角在操作范围内变化时,铜的分布规律最明显,最高富集比为5.88;密度比铜密度大和与铜密度相近的金属如铅、锌、锡等富集效果明显,分布规律与铜相似;密度比铜密度小很多的金属如铝、镁等富集效果不明显,错配率较高.金属的回收率变化趋势与铜的回收率的变化趋势高度吻合;铅、锌、锡这三种高密度金属的回收率较高,最高回收率都在90%以上;但低密度金属(铝、镁)的回收率很低,物料损失较多,所以若要分离富集该类金属,须对分选后的物料进行二次分选并注意分选过程中物料的损失.  相似文献   
997.
展示了一种新的测量哈勃参数(H(z))的方法的应用,并用定义品质因子的方式对其所得H(z)进行了评估.这种测量H(z)的方法基于对双中子星系统的引力波汽笛法的分析,其中利用了光度距离(dL)的各向异性.引力波的成功探测预示着引力波标准汽笛法潜在的可能性.在此之前对其相应效果进行预言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把这种方法应用在几个比较主流的引力波探测项目上,并进行Fisher Matrix的计算,包括advanced LIGO(aLIGO)、Einstein telescope(ET)、DECIGO等.结果显示,aLIGO和ET测得的H(z)精度都比较差,而DECIGO测得的H(z)显示出良好的精度.利用DECOIGO得到的H(z)的相对误差信息,对H(z)进行模拟,然后用贝叶斯定理对宇宙学参量进行预言,最后利用画contour图和计算品质因子(FoM)方法评估出其限制宇宙学参量的能力.对于DECIGO 3a观测的引力波标准汽笛法,其相应H(z)数据的品质因子为170.82.如果进行10a期的观测,其相应H (z)数据的品质因子更是高达569.42.显示出引力波标准汽笛法的极大前景和潜力.  相似文献   
998.
999.
在传感器动态补偿时,传感器频带的扩展将会引起严重的高频噪声干扰,为有效地抑制噪声,研究了一个基于模型参考和卡尔曼滤波的动态补偿方法.补偿器的参数通过参考模型和系统辨识的方法得到,同时,利用参考模型建立卡尔曼滤波器,消除高频噪声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以及对硅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测量误差补偿,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0.
在今年3月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宣布南极BICEP2望远镜首次探测到来自宇宙大爆炸的引力波证据时,学界一度认为这一发现填补了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让现代物理学的根基更加坚实。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质疑指向这一数据可能是由银河系尘埃等其他原因造成的。6月25日,编辑部收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黄志洵先生发来的信函,就"引力波实验"谈了自己的不同看法。编辑部认为原初引力波发现的结论仍有待通过更多的科学数据进行验证,今在建议与商榷栏目编发黄志洵先生的观点,希望能够引起国内理论物理学界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