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4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系统科学   73篇
丛书文集   575篇
教育与普及   3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1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1550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490篇
  2014年   1359篇
  2013年   1269篇
  2012年   1511篇
  2011年   1810篇
  2010年   1883篇
  2009年   1722篇
  2008年   1606篇
  2007年   1387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2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论述了水资源学的科学体系,包括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当前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92.
陶果 《科技资讯》2009,(11):159-160
本文从目前高职教材中存在的问题,高职教材的质量标准和高职教材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资源现状与发展进行了研究,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以D1201型锭子型,应用复模态理论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计算,分析了影响锭子动力学特性的因素,并获得计算结果,对改进锭子结构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叠层石广泛见于燕山西段前寒武系雾迷山组,文中将其分为六种类型:核形石、凝块石、层状叠层石、波状叠层石、锥状叠层石和柱状叠层石。叠层石形态的变化由前向后代表由低能向高能的环境转变,其中以层状叠层石在雾迷山组最为丰富。研究表明,在当时无捕食动物与钻孔动物存在的情况下,大多数叠层石发育于潮下带环境。层状和波状叠层石主要出现在潮下高能带的下部,少量见于受保护的潮间环境。潮下层状和波状叠层石以其色深、纹层密集、缺乏干裂收缩缝和窗格状组构区别于潮间带。锥柱状叠层石出现于潮间带和潮下高能带的上部;潮间带的锥柱状叠层石可能因暴露干裂而继承性地有壁,但潮下带的却可能没有。核形石和凝块石占据着泻湖和水下凹地(生物丘之间的低洼地或废弃潮汐沟道)等低能环境。燕山西段的叠层石罕见于潮上带和波基面之下的潮下低能带。  相似文献   
995.
运用人体功效学理论和人-机-环境系统相适应的方法,以人为核心,对乒乓球运动场地,器材、运动环境进行了分析,求得的最佳参数,能使乒乓球运动场地、器材、环境达到高度的协调和统一,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智能和体力,提高运动水平,创造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996.
黄山逍遥溪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黄山逍遥溪剖面17个样品的分析,得出下述见解:1粒度参数和CM图象反映,该处沉积物大都未经改造就进入新环境,反映近源沉积的多变的环境。2.Fe^3+/Fe^2+含量测定表明,该处第四纪期间最低年均气温并未低于0℃,因此不具备冰发育的条件,3、该剖面CaO的淋溶强于黄土发育区,氧化和的比值反映出多数情况下较高年均气温与多雨期一致,反之亦然。4.孢粉样品揭示中更新世至多经历过从温暖→干凉→湿热  相似文献   
997.
砂岩孔隙结构分形模型及随机网络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砂岩多孔介质孔隙空间分布的分形模型,用改变粗视化程度方法导出了孔隙半径和喉道半径分布的分形模型及相应的概率模型,提出了用实际压汞实验验证上述模型及由压汞数据确定岩心孔喉大小分布分形维数的方法。所构造的网络仿真模型可以体现孔隙空间分布、孔隙大小分布以及配位数的不确定性,实现了将宏观参数(孔隙度,网络面积)与网络微观特征(孔隙结构)相结合。应用本模型可进行多孔介质的水动力学研究及油层物理研究。  相似文献   
998.
砂岩孔隙结构分形模型及随机网络仿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建立了砂岩多孔介质孔隙空间分布的分形模型,用改变粗视化程度方法导出了孔隙半径和喉道半径分布的分形模型及相应的概率模型,提出了用实际压汞实验验证上述模型及由压汞数据确定岩心孔喉大小分布分形维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通过对泰前断裂显微构造,石英组构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断裂是一条自中生代形成以来经历了四次不同力学性质的活动断裂:断裂受到NE-SE向主压应力作用,发生了右旋压扭活动;断裂受到近东西向的主压应力作用,发生了右旋张扭活动;断裂受到NNW-近南北向的主压应力作用,发生了左旋压扭活动;断裂受到NE-SW向的主压应力作用,发生了左旋张扭活动。  相似文献   
1000.
四川凉桥晚二叠世磁性地层学剖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海泓 《科学通报》1994,39(1):69-69
极性年表的问世使地层对比,尤其是洲际地层对比的精度大大地改善.然而,目前获得普遍接受的极性年表仅限于新生代与晚中生代.中侏罗世之前的极性转换历史,则因缺少大洋磁异常带以资对比而无广泛认同的标准.因此,若建立这一时期的极性年表,大量的洲际对比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