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98篇 |
免费 | 384篇 |
国内免费 | 34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6篇 |
丛书文集 | 397篇 |
教育与普及 | 49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90篇 |
现状及发展 | 70篇 |
综合类 | 781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81篇 |
2023年 | 145篇 |
2022年 | 154篇 |
2021年 | 201篇 |
2020年 | 166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110篇 |
2016年 | 120篇 |
2015年 | 178篇 |
2014年 | 383篇 |
2013年 | 299篇 |
2012年 | 374篇 |
2011年 | 393篇 |
2010年 | 439篇 |
2009年 | 511篇 |
2008年 | 475篇 |
2007年 | 444篇 |
2006年 | 386篇 |
2005年 | 365篇 |
2004年 | 302篇 |
2003年 | 332篇 |
2002年 | 286篇 |
2001年 | 327篇 |
2000年 | 250篇 |
1999年 | 236篇 |
1998年 | 217篇 |
1997年 | 206篇 |
1996年 | 212篇 |
1995年 | 164篇 |
1994年 | 157篇 |
1993年 | 147篇 |
1992年 | 145篇 |
1991年 | 121篇 |
1990年 | 121篇 |
1989年 | 127篇 |
1988年 | 69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38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912.
使用自制的电解池,在X-射式衍射位上现场研究了电沉积在铂电极上的银在KOH介质中电化学氧化/还原时电极表面上结构、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所制作的电解池能在常规粉末衍射仪上使用,操作方便,对衍射仪部分不需作任何改动和光路词整,通用性强;根据CV研究所提供的信息,在峰电位处停留20min后,电极表面上结构、组成的变化可在X-射线衍射图上得到较直观的反映.因此,该技术可用于研究电极反应过程中固体表面的组成、结构变化,从而提供研究反应机理的直接信息. 相似文献
913.
介绍彩色显像管玻壳高温应力测试用新型高温电阻应变计的研制和有关测试技术,着重分析玻壳在排气炉中应力测试的方案、过程和结果。几个彩色显像管玻壳的高温应力测试在国内首次取得成功。测试结果表明:热应力是玻壳爆破的重要原因,而且热应力随排气过程中升降温速度加快而增大,甚至引发玻壳爆破。测试和有限元法分析都证实需要合理设计排气工艺中的升降温速度。 相似文献
914.
文章探讨了在新疆北山地区特殊地质环境下,采用现场X射线荧光测量找金的方法技术问题。提出适合于该区快速找金的X射线荧光找矿最佳指示元素为铁、铜、砷,铁和铜的X射线荧光异常出现在垂直于金矿(化)体走向的两侧,砷的X射线荧光在金矿(化)体上呈现异常。 相似文献
915.
本文提出机械工厂应用高温水采的优越性。论述了高温水热媒参数的确定;高温热水采暖系统的定压方式;补给水泵与循环水泵的选定以及高温水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916.
本文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左心室壁运动并计算壁运动异常的方法,将左心室壁的移动区域划分为100区,在这100区中分别测量心室壁运动的情况,并以心周长进行归一化,这种方法的失败率很低,且可精确区正常心室壁与异常部位。 相似文献
917.
周俊林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18(2):70-72
通过近五年我科发现的5例肺曲霉菌病的表现,对该病进行了分析。4例起初均误诊,2例以肺炎诊治,2例以结核诊治,直至治疗无效后经活检确定,本组仅1例正确诊断。通过结合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病理及X线表现,对肺曲霉菌病予以较详细讨论,旨在做到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以便对该病有个进一步的认识,为该病的临床影像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918.
配体C5H5R[R=CH2Ph(1),nBu(2)]分别与Fe(CO)5,Ru3(CO)12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得到了3个新的双核配合物[(η5-C5H4CH2Ph)Fe(CO)(μ-CO)]2(3),[(η5-C5H4nBu)Fe(CO)(μ-CO)]2(4)和[(η5-C5H4CH2Ph)Ru(CO)(μ-CO)]2(5).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5的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m空间群,a=0.678 94(13)nm,b=1.225 8(2)nm,c=0.781 16(13)nm,α=90°,β=113.407(2)°,γ=90°,V=596.61(19)nm3,Dc=3.477g/cm3,μ=2.597mm-1,F(000)=620,Z=2,R1=0.022 6,wR2=0.059 5.CCDC:881473. 相似文献
919.
920.
西藏谷露高温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藏谷露高温地热系统的热水进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来研究其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热水为中偏碱性水,矿化度较高,化学类型主要为Cl·HCO3-Na型和HCO3·Cl-Na型。热水在沿主要控热断裂上升途中与围岩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水岩作用强烈,到达浅部之后,由于受到冷水的混合作用影响使得温度下降,在Na-K-Mg三角图上表现为局部成熟水和未成熟水。利用混合模型对热水未受到冷水混合影响之前的温度进行估算,得到热储的温度范围为195~260℃,冷水混入比例为52%~7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