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88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8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52篇 |
教育与普及 | 12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8篇 |
现状及发展 | 23篇 |
综合类 | 27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153篇 |
2013年 | 136篇 |
2012年 | 166篇 |
2011年 | 163篇 |
2010年 | 178篇 |
2009年 | 160篇 |
2008年 | 168篇 |
2007年 | 157篇 |
2006年 | 134篇 |
2005年 | 127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112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93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区域站观测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对河南省两次大陆高压控制下的高温过程天气形势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发现这两次高温过程的异同点,预报40℃以上高温天气。分析表明,大陆高压控制下高温天气的共同点是河南省500hPa为槽后脊前偏北气流控制,700hPa有暖平流与其配合,850hPa有暖中心,不同处为500hPa的西北气流的强度和850hPa的湿度与温度,提出40度以上高温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13.
<正>在造纸行业中,节能减排、废水利用、降低工业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倡导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节能减排这一课题备受企业家的关注。如何做好节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国内外深部工程普遍面临的高温状况,探讨了深部高温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围绕岩体导热性质研究、水热耦合迁移问题和工程环境对传热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了深部岩体传热机理的研究现状,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建立了深部工程的热交换理论体系、矿山地热学的理论体系和地下工程制冷降温系统的热力学基础。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深部岩体流固耦合传热问题的研究思路:开展深部工程区域的的渗流场监测和开展岩体的流固耦合传热实验和建立岩体在应力-渗流-温度耦合条件下的传热模型,揭示深部岩体的传热机理。 相似文献
16.
17.
本研究对低合金Q420D钢进行高温(温度为750℃和800℃)蠕变试验,利用高温蠕变试验数据对K-R蠕变损伤模型和双曲正弦蠕变损伤模型进行拟合,并求得蠕变损伤模型的材料常数。从损伤因子的演化和蠕变寿命预测两方面对K-R蠕变损伤模型和双曲正弦蠕变损伤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损伤因子演化方面,K-R蠕变损伤模型不能完全表述损伤因子从0到1的演化过程,而双曲正弦蠕变损伤模型则能很好地表述损伤因子的演化;在蠕变寿命预测方面,K-R蠕变损伤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双曲正弦蠕变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40、60、70 g/L 3种泡沫密度制备3种孔级配(孔径分布)的泡沫混凝土,通过测量其高温煅烧后的强度和强度残余率,研究孔级配对高温下泡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显微镜图像处理技术,探究泡沫密度对泡沫混凝土孔级配的影响规律及其与泡沫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05~800℃温度条件下,基于40 g/L泡沫密度所制备的泡沫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和残余抗折强度最大;平均孔径越大,泡沫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越大;孔径小于200μm的孔径占比越小,孔径在400~600μm之间的孔径占比越大,泡沫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越大;孔径在200~400μm之间的孔径占比越大,泡沫混凝土的残余抗折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取之不尽的太阳光实现民用炊事,是人们多年来的愿望。现虽有直接反射聚焦的太阳灶可用于烹饪功能,但它需要用户直接在阳光下操作,并需要及时跟踪太阳的运动轨迹,否则不能得到聚焦良好的光斑,由此给用户带来极大不便,限制了此类装置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以天然沥青作为改性剂的改性沥青路面以其技术性能优良、施工简便、经济合理的特点受到了普遍关注。与聚合物改性剂不同,天然沥青本身极易与石油沥青相溶,在加工天然沥青改性沥青时只需在一定温度下直接投入拌缸搅拌即可,大大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投资。有关研究及实践证明,以天然沥青作为改性剂的改性沥青,其高温稳定性、耐老化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水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