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8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盖小红 《甘肃科技》2005,21(5):139-140
主要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高架区间双箱单室箱梁梁部的设计计算,并对设计过程中的阶段模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2.
为探究驾驶人速度感知机理,设计驾驶模拟实验采集驾驶人感知速度与实际行车速度,分析地下快速路几何线形、侧壁变化频率等因素对驾驶人速度感知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恒定速度理论、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驾驶人速度感知偏差敏感性阈值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0.05显著水平下,不同速度水平、线形组合、侧壁变化频率组别下,驾驶人的速度感知敏感性阈值都存在显著差异。采用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筛选根据短期、中长期、长期时窗划分的各特征变量,构建的多元非线性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645,多层感知机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727,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53。  相似文献   
153.
降雨条件下城市快速路车速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降雨条件下快速路车速短时预测的准确性,考虑到各影响因素的模糊性以及影响作用非线性变化特点,提出了一个以交通量、占有率和降雨量为输入,以车速为输出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利用上海市快速路的交通流与气象数据确定了最优模型结构,并与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该方法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为3.05km·h-1,预测平均误差为3.95%,均优于其他3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4.
为缓解快速路出口匝道的交通拥挤,提出了从主线上进行速度协调控制的方法,在现有基于断面的速度协调控制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入口匝道、出口匝道等的修正构建了面向出口匝道的基于车道的速度协调控制模型,描述和预测每个车道的交通流状态,以路网行程时间最短、总通过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对每个车道分别进行最佳速度引导.并搭建仿真系统,分析不同交通需求情形下,基于车道和基于断面的速度协调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速度协调控制策略更加适用于中高密度,当交通需求量较高时,相比于无控制策略,基于车道和基于断面的速度协调控制模型均能降低车辆平均延误,且在大多数情形下,基于车道的速度协调控制模型效果优于基于断面的控制模型,对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具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55.
基于快速路通道的主干道和匝道出入流量信息,提出了一个新的动态OD矩阵估计模型和在线估计算法.文中引入宏观交通流模型以计算旅行时间,并把模型参数也作为状态变量进行估计,相应增加了新的测量方程.该文构建了新的动态OD估计状态空间模型,采用了含有约束条件的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算法,运用仿真数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即使在拥堵状况下,提出的模型和算法也能达到很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6.
葛婷  华凯  宗奕净  胡俊艳  周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4):14791-14796
快速路入口区域车辆跟驰行为及安全间距会受到汇入车辆影响。为了探索快速路入口区域车辆的跟驰行为,利用无人机在200m高空对快速路入口区域进行高空悬停定点拍摄,并利用Tracker软件提取了车辆速度、车辆横纵坐标、加速度等参数。采用跟驰距离、相对跟驰速度绝对值及跟驰片段长度指标对快速路入口区域车辆的跟驰行为进行判断,确定了快速路入口区域跟驰行为判定准则。在此基础上,对交通流变化、车道分布、入口形式对跟驰行为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快速路入口区域车辆跟驰距离均值为26m,车辆跟驰距离集中分布在15~28m;相对跟驰速度绝对值均值为0.75m/s,且90%车辆相对速度绝对值小于1m/s;车辆跟驰距离和后车跟驰速度随交通流增加逐渐减小;快速路最内侧车道车辆跟驰距离和跟驰速度大于中间车道;直接式入口的主线车辆跟驰距离和跟驰速度大于平行式入口。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快速路入口区域跟驰行为参数标定及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7.
为探究经典名方酸枣仁汤对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失眠大鼠的作用机制,采用8周龄的雄雌性SD大鼠各20只,每10只大鼠(雌雄各半)为一组,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酸枣仁汤组、地西泮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利用腹腔注射PCPA混悬液的方法构建失眠大鼠模型,通过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造模后大鼠睡眠行为、情绪的改变。给药两周后,通过血清学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炎性细胞的变化。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PCPA诱导的失眠大鼠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toc)和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Noc)均下降,其中toc显著下降,表明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酸枣仁汤组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显著升高,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升高不明显,多巴胺(DA)、谷氨酸(Glu)含量显著降低;酸枣仁汤组促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降低,抗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含量显著升高。与地西泮组相比,酸枣仁汤组DA含量降低更加显著,地西泮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比酸枣仁组降低更加显著,而5-HT、GABA、NE、Glu、IL-1β、IL-10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且无显著差异。研究认为酸枣仁汤通过增加抑制性神经递质,降低兴奋性神经递质,恢复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从而缓解失眠症状,为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功效机制及遣药组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8.
借鉴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与经验,缓解我国快速路常发性交通拥堵,保持快速路高速、安全和舒适的特性,已成为我国快速路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快速路常发性交通拥堵可分为主路拥堵、辅路拥堵和主辅路拥堵三种类型,造成各种拥堵的原因及缓解各种拥堵的方法不尽相同,需要分别从产生原因、控制方式、技术方案和控制流程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最终确定缓解快速路常发性拥堵的具体对策,为解决实际交通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9.
为缓解下游交叉口设置造成快速路出口不畅、特别是下游交叉口进口排队车辆易上溢堵塞快速路出口问题,在考虑快速路辅路流量基础上,利用间隙接受理论,建立快速路出口通行能力计算模型;通过分析辅路流量、信号周期、绿信比、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及进口道排队车辆传播速度5个参数,提出快速路下游交叉口进口道排队长度模型;通过分析不同变量对交叉口进口车辆排队长度的影响,提出快速路出口与下游交叉口的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随着辅路流量增加,快速路出口通行能力呈缓慢下降趋势;随着交叉口辅路方向绿信比增加,排队长度快速变短;出口与下游交叉口可采用外侧式匝道设计,优化辅路进口方向绿信比,可有效避免快速路出口堵塞。  相似文献   
160.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AD-ALINEA与匝道排队长度相结合的匝道控制方法。在AD-ALINEA基础上,兼顾入口匝道排队长度对整体路网交通的影响,将匝道调节率取为AD-ALINEA和排队控制所计算出的调节率的最大值。通过元胞传输模型对ALINEA、AD-ALINEA及本文新方法进行仿真,并对三种方法的主路下游流量及匝道排队长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明显降低匝道排队长度,又能保证主路下游流量,同时兼顾了整体路网的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