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胡永 《甘肃科技纵横》2021,50(11):1-3,17
为了降低由于图像抖动引起的视频质量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RANSAC的高原地区交通违章视频图像去抖动方法.利用RANSAC构建了图像模型,以此为基础,实现对图像中抖动点的准确识别,将抖动点数据与模型进行匹配,计算对应点的补偿值,以此实现去抖动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其能够实现对视频图像中抖动的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2.
欧亚美 《科技资讯》2013,(18):112-112
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复杂,昼夜温差大,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加之高原上云层相对较低,因而在夏秋季节常常形成雷暴云等现象,雷暴云的放电即为雷电,雷电对输电线路、变电站(所)及发电厂等危害极大,常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的生活。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输电线路本身的供电可靠性,而且可以使变电所,发电厂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3.
久居高原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易发生"早老、早病、早衰"现象.从而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适宜的运动锻炼有益健康,特别是对老年人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就此探讨一下有氧运动锻炼在预防高原老年人早衰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分析白内障在高原地区发病率高的原因。随机抽取高原地区居民8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白内障的发病率及其原因。结果:本研究856例研究对象中,白内障214例,其患病率为25.00%。患者民族与白内障患病率无关(P0.05);性别、年龄55岁、居住地海拔3000 m、BMI18(kg/m~2)与白内障患病率关系密切(P0.05);经logistic非条件性多因素分析年龄、居住地海拔、BMI是引发白内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白内障在高原地区发病率高的原因较多,人们应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蔡炳城 《大自然》2013,(2):32-35
在全球现有的15种鹤科鸟类中,黑颈鹤(Grusnigricollis)是唯一一种完全生长和繁殖在高原上的鹤。数百年来,黑颈鹤深受高原地区特别是藏区人民的喜受,有着种种神奇的传说流传于世,当地的人们都将黑颈鹤供奉为"神鸟"。1876年,俄国博物学家Nikolia Przwalski在我国青海湖发现了黑颈鹤,并进行了科学命名,由此黑颈鹤成为了鹤科家庭中最年轻的成员。1994年,黑颈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物种;1995年,被列入濒危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原地区公路建设中水泥砼公路施工项目日渐增多。受高原地区气候、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高原地区水泥砼公路施工中需要特别关注施工中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与管理。通过水泥砼公路施工管理工作,保障高原地区水泥砼公路施工质量,为促进高原地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就高原地区水泥砼公路施工管理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韩联宪  韩奔 《大自然》2009,(6):35-37
在全球现生的15种鹤中,黑颈鹤是唯一栖息于高原地区的种类。它繁殖于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海拔3500~4500米之间的高原沼泽湿地,繁殖地散布于中国青海、西藏、甘肃、新疆和四川等省区的高原山地;越冬地主要在西藏南部拉萨河谷和日喀则的农耕区以及云贵高原海拔2800米以上的山区。  相似文献   
20.
张斌 《科学世界》2005,(11):68-73
黑颈鹤是世界上惟一生长繁殖于高原的鹤类,通常栖息于海拔200~5000米的高原地区,为我国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4~6月,它们飞到青藏高原西南部和甘肃、四川北部等地繁殖,10月后又南迁至西藏南部及云贵高原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