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6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157篇
教育与普及   1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262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山 《科学通报》1997,42(8):862-866
<正>深部岩石高温高压下物理性质是制约地球物理测深成果解释、建立岩石圈物质组成和结构模式、探讨超高压变质带俯冲和折返机制的先决条件,也是大陆科学钻探先行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地震各向异性(Seismic anisotropy)和S波分裂(Shear wave splitting)研究已成为揭示岩石圈动力学机制的新方向,但目前有关超高压岩石的实验数据尚十分缺乏例如,目前国际上对榴辉岩地震波速实验研究最详细的成果应属Fountain等1994年对挪威加里东造山带榴辉岩的研究,该研究系统测定了至600MPa不同压力下榴辉岩和有关麻粒岩的P波速度和波速各向异性,但未研究S波以及温度对波速的影响.本文报道了大别超高压榴辉岩及其围岩在高温高压和组构定向条件下精确测定地震P波、S波、波速各向异性、S波分裂、泊松比、密度和体积变化的初步成果,探讨了实验结果在大别超高压带深部结构、组成和莫霍面性质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0.001 mol NaCl溶液的高压电导率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在YJ-3000吨压力机上的紧装式六面顶高压装置上进行.实验样品用叶腊石作为传压介质进行加压.样品的组装方法与文献[1]类似,实验用的样品管(外径12mm,内径4mm,长10mm)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两端用铂金密封作为电极,然后用导线引出.  相似文献   
43.
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得出有关高压气体爆破破煤随最小抵抗线变化的规律,对高压气体爆破参数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脉冲高压水射流工作原理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脉冲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发展过程,指出脉冲水射流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射流技术。通过对脉冲高压水射流工作原理的分析,显示了脉冲射流切割和破碎材料的潜在优势,详细探讨了振荡脉冲射流、脉冲水炮和电液动脉冲射流的发生机理和脉冲特性,并简要介绍了几种其他型式的脉冲射流。  相似文献   
45.
川东地区石炭系气藏的直接盖层、浓度盖层、区域性盖层和物性盖层均为上覆下二叠统梁山组。梁山组能够封闭的石炭系气藏含气高度最大值在73.31~236.21m之间,远不能封闭现今石炭系气藏的含气高度。石炭系气藏的区域性间接盖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组二段(T1j2)至下二叠统栖霞组(P1q)。间接盖层能够封闭的石炭系气藏的气柱高度为853.1~2223.4m。间接盖层的封盖机制为压力封闭。  相似文献   
46.
傅强  黄锐 《中国科学(E辑)》1996,26(5):467-473
从分析聚乙烯伸直链晶体形成的动力学条件出发,结合乙基纤维素液晶能诱导聚合烯ECC生成和高压结晶试样出现分层现象的流动痕迹的实验事实,得出了高压微压流动是ECC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一迄今未见报道的结论,为ECC的束状成核模型找到了动力学基础和实验依据,根据晶核形成一消失是相互转化的随机过程这一特点,讨论了束状成核的生长速率G和表面成速率J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47.
讨论了高电压十二相可逆电路的环流问题 ,给出了环流波形图 ,并简要说明了波形图的使用方法 .所得结论可为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系统提供方便 .  相似文献   
48.
袁华俊  袁艺 《贵州科学》1997,15(3):203-206
对石灰拜耳法高压溶出-水硬铝石矿中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证明采用管种工艺能降低碱耗和提高氧化铝溶出率。  相似文献   
49.
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及设备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目前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的方法,检测系统结构及系统各部分国内新发展的技术,并对检测系统及设备,特别是在线监测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估测。  相似文献   
50.
东秦岭松树沟长英质高压麻粒岩的原岩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东秦岭松树沟长英质高压麻粒岩的原岩性质主体为杂砂岩或长石砂岩,少量为亚碱性的酸性火山岩或岩浆岩并具慢源成因;其古构造环境类似于活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