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19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735篇
系统科学   1087篇
丛书文集   973篇
教育与普及   5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34篇
现状及发展   179篇
综合类   22085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380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715篇
  2014年   1657篇
  2013年   1627篇
  2012年   1997篇
  2011年   2207篇
  2010年   1971篇
  2009年   2107篇
  2008年   2517篇
  2007年   2042篇
  2006年   1319篇
  2005年   1065篇
  2004年   873篇
  2003年   510篇
  2002年   460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王勇  吴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2):1706-1709
在EPMI中,证书路径的处理包含属性证书路径处理及各属性证书相对应的公钥证书路径的处理。其中证书路径构造尤为复杂和耗时,路径验证算法也没有考虑顺序,缺乏相应性能分析,阻碍了PMI的应用推广。提出一种优化的路径处理方案.给出了实现的流程图和算法,并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972.
最本文在对预警的背景、理论和方法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在总体上阐明了预警研究的背景、现状和方法.以及区域发展质量监测与预警的意义及过程。设计了预测系统的指标体系、衡量与评价方案,旨在尝试构建可持续发展预测系统的框架,为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73.
通信计费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费数据采集与传输为计费系统采集必要的计费数据,并把数据准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计费数据采集与传输是计费系统的前提和基础,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计费系统的好坏。错综复杂的网络和通信,对计费数据采集与传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计费数据采集与传输要可靠、实时,要有友好的用户界面。针对以上要求,对它们的框架、模型及计费数据的采集方式、使用的协议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74.
普通网络教育市场与价值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网络教育包括基础网络教育、幼儿网络教育和在线职业与认证培训3类。利用价值链的基本原理,对普通网络教育的价值链进行了论述,重点阐述了价值链的组成环节、各环节功能、所需核心能力、主要参与者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75.
在解释无形资产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可辨认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详细论述了不可辨认无形资产中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指出对自创商誉的确认及计量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76.
定义的物质数字化是物质自身或相互间的数字化,物质能量信息统一数字化是这三者作为统一体组成部分而协调地各自传输与相互转化的数字化,把数字化界说为微传输与微转化在时间上是节拍化、物理量取值是规整化且该节拍和规整是脉冲序列可控的。阐述了在几何、物理、化学、生物诸方面物质微转化的内容和用途;分析了电效应与流体、化学、生物效应在所述两个数宇化中的互补作用;指出了现有信息数字化和我们的微流体数字化技术为实现两个数字化提供的基础和开辟的道路:指出基础力学体系对微米、纳米系统规模应用的指导意义,认为代表尺寸递减时系统历经3个层次,建议把牛顿力学、量子力学单独指导的第一、第三层次作为现阶段规模应用重点。  相似文献   
977.
毛乌素沙地的粉尘释放通量观测及DPM模型的野外验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梅凡民  J.Rajot  S.Alfaro  L.Gomes  张小曳  王涛 《科学通报》2006,51(11):1326-1332
目前关于中国粉尘源区的释放通量观测数据很少, 被经常使用的DPM粉尘释放模型在中国源区的可靠性还没有得到验证. 2002年春季在毛乌素沙地开展了野外观测实验, 分别观测了跃移通量、< 10 μm的粉尘释放通量、温度和风速梯度. 观测期间平均摩阻风速在0.26~0.35 m·s-1之间, 实测的跃移通量约在0.07~8.00 g·m-1·s-1之间, 实测和模拟的跃移通量较为一致, 跃移通量方程经验系数取2.61比较合适; 在3次局地的粉尘释放过程中, 实测的粉尘释放通量约在1~3 mg·m-2·s-1之间, 模拟的粉尘释放通量偏高, 说明该模型在低风速条件下还需要校正. 通过与前人数据的比较, 发现松散的砂质土的跃移通量大于具有物理结皮的砂质土和存在大土壤团块的壤质土, 说明在相同摩阻风速条件下, 松散的砂质土的粉尘释放通量最大, 预示中国北方粉尘的主要源地在沙漠和沙漠化的土地.  相似文献   
978.
在滇东地区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多年野外化石采集工作发现了许多软躯体化石富集层, 其中包括一些单属种富集层和贫属种富集层. 这些软躯体化石富集层的产出特征进一步证明了促使澄江化石库软躯体化石的大量保存与广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频繁的风暴沉积而导致的快速埋葬, 从而表明早寒武世滇东海盆的生态频繁遭到风暴作用的破坏. 同一软躯体富集层的动物类型很可能占据相近的生态位.  相似文献   
979.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与沙山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野外考察在巴丹吉林沙漠湖泊中发现了钙华. 对钙华的87Sr/86Sr, 14C, δ13C, 矿物成分和沙漠中泉水和湖水的3He/4He, 4He/20Ne, δ 18O, δD, pH, TDS和水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确定湖泊水来源于深部断裂带的补给; 同时推断巴丹吉林沙漠固定沙山的内部存在钙华和钙质胶结层组成沙山的“内核”, 深层地下水从“内核”中涌出, 然后补给到沙山周围的湖泊之中. 日喀则-狼山断裂带将青藏高原的降水和冰川融水输送到巴丹吉林沙漠、古日乃、温图高勒和额济纳盆地地区, 受到强烈蒸发的青藏高原黄河源头的鄂陵湖与扎陵湖的水渗入断裂带并补给至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区, 这是阿拉善高原地下水同位素异常的原因. 断裂带中的地下水涌出后形成了巴丹吉林湖泊群, 地下水溶解了岩层中的可溶性矿物, 并在泉眼附近形成了巨大的钙华与钙质胶结层, 致使巨大的钙华露出水面, 风沙带来的砂粒受阻后落在钙华和钙质胶结层上形成沙丘, 岩浆入侵造成深部断裂带中地下水的温度升高, 地下低温热水在涌出地面过程中产生蒸发, 水蒸汽为沙山提供了水分, 最终发展成为潮湿的固定沙山, 在伊和吉格德挖掘到的植物化石(根管结核)表明4700 aBP前沙山已经形成而且没有移动过. 沙山的高度与地下水带来的热量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80.
采用重大危险源区域定量风险评估方法(CASST-QRA),对选择实际案例液氨灌区,在给定泄漏模式、灾害模式和扩散条件下,进行事故后果、社会与个人风险评估依据. 结果表明,8 种不同类型的泄漏模式,在灾害模式为扩散的前提下,风速与大气稳定度对事故后果的影响较大;在风速“静风、1.2 和2.3 m/s”、大气稳定度“E 类、E 类、D 类”的条件下,死亡事故后果的半径已经波及到厂内较大部分区域;在40.1 m/s、A 类的条件下,各种类型事故后果影响的死亡半径已经不呈现,仅仅表现为重伤、轻伤,且半径相同、半径较小(2 m);在灾害模式为物理爆炸时,液氨储罐的事故后果为死亡半径12 m、多米诺半径17 m,同样波及到与液氨灌区相邻的建构筑物;液氨储罐单元的个人风险满足国家标准给出的可容许个人风险标准的要求,液氨储罐单元的发生事故时,其社会风险值部分落在了尽可能降低的区域内、部分落在了可接受区域内,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会使社会风险值全部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