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10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明代后期竟陵派领袖和代表人物谭元春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和文学活动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对他的文学主张、散文理论和散文创作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对其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散文理论与散文创作,分别提出了一些与前贤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袁昌英是中国最早留学国外并接受西方文化的现代作家之一,她因广泛接触西方文化并吸收其精髓.而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现代意识的新女性。她的新文艺思想,她较早的女性意识,她开放的写作心态以及她对西方现代派艺术方法的借鉴和融合,都使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对后来的女性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伤逝》是鲁迅《呐喊》中的一篇著名小说,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各种方法的批评研究,其中,《借鉴与超越——<伤逝>与<玩偶之家>的比较》使用的是比较批评,而《<伤逝):无意识性别叙事话语》则使用的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文试图对这两个批评文本进行批评,以此来对比较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这两种批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随着各种西方艺理论思潮蜂拥进入中国,中国的学批评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传统的学批评被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先锋派批评正在反思和调整,而学院式批评将主导未来学批评风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西丑美批评理论的梳理及其比较观照 ,指出两种批评理论的个性差异及其趋同性、一致性 ,从中探寻“化丑为美”原则的关键所在 ,并揭示它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及其寓含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曾国藩之后的湘乡派与儒家道统、文统日渐疏远,以薛福成最为显著。薛福成的散文脱出桐城派的巢穴,以自由畅达的文字比较中西文明,论证除弊兴利的救国方略,启迪了晚清维新志士,推动了新文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回顾《新青年》同人与复古派进行的激烈论战,我们发现中国文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文学的外部、内部请问题都被提上了论争的议程。随着论争的展开和深人,中国新文学的理论观念得到了全方位的建构与确认。这场论争的价值是不言自明的。发生在30年代的那场左翼激进派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战,虽然表面上仍然轰轰烈烈、咄咄逼人,但在文学的大旗之下却是文学本身问题的回避与政治参预热情的膨胀。作为社会政治进步在意识形态中的表现,这场论争的价值自不待言,但作为文学历史发展之环节,其价值却是令人怀疑的。这就需要对论战中的人的观…  相似文献   
18.
苏轼正面接受《文选》现象浅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轼对《文选》恶评颇多,影响了《文选》的流布。人们大多放大了其批评《文选》的一面,而忽略了他在创作中存在着的大量正面接受《文选》的现象。苏轼对《文选》既批评又借鉴,说明他对《文选》是相当重视的。这既是《文选》自身价值使然,同时也是《文选》在宋代教育与科举中的应用实际所致。  相似文献   
19.
论述监控系统在动力维护工作中的几项具体应用,提出个人意见。并对监控系统在设计、施工和运行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向厂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维也纳古典时期在音乐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由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芍形成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探究维也纳古典时期音乐体裁的创造性、民族性、人道主义精神、个性与时代感等特征,提高人们对维也纳古典时期音乐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