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5篇
综合类   20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01.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西方经济消费模式的影响,使人们的消费结构、消费观念不断地革新,尤其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中。本文通过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消费主义批判的梳理,分析当代大学生消费思想和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2.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而从中国女性地位的历史演变来看,中国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大致经历了一个"无意识——沉睡——觉醒"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从阶级观、历史唯物主义和异化概念等几个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妇女受压迫找到了其必然性的根据。因此,中国女性要想获得"真崛起",就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经济独立;终身学习,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9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展开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中国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实现了中国化创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给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和可靠的理论支撑。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当代的发展,也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04.
俄国现代化的独特性体现在其现代化的历程贯穿于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权,同时也体现在其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经济集中性与文化的局限性。研究俄国现代化过程的不足,可以为我们正在进行中的现代化提供难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905.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指导英语教学工作,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06.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批评了当前有些人对待马克思主义所采取的实用主义的态度。指出,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新的情况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07.
意识与物质的争论由来已久,马克思主义给予了科学的解答;当前,随着系统科学的"统性事物"的提出,着重阐述"意识是‘人系统'的统性事物",从而形成系统科学的意识观.并指出,"系统意识观"是马克思哲学意识观在系统科学条件下的继承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9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五个必须",即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必须以中国国情为立足点,必须以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重大现实问题为主线,必须以继承和发展相结合为准则,必须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为取向.  相似文献   
909.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无可避免地反映已经发生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910.
刘剑虹 《科技信息》2008,(31):138-139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也是文化知识创新与传播的重要基地。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成败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建设必须要有阵地意识,守土有责,坚定正确的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切实实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