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1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71篇
系统科学   40篇
丛书文集   316篇
教育与普及   1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422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81.
寒区草莓无土栽培品种与基质筛选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日光节能温室进行冬季无土栽培品种与基质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全明星、哈尼和鬼努甘等品种表现优良;食用菌废料 珍珠岩、食用菌废料 炉渣(比例分别为2:1、2:1.5)组成的基质适于草莓无土栽培。  相似文献   
982.
黄花水龙浮巢净化富营养化水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黄颡鱼夏花培育水体为试验用养殖污水,黄花水龙作为净化水质的植物浮巢材料,分别设置了1,2,3kg/m^3三种水龙初始生物量的鱼草共生系统,并与传统的商业性养殖模式作同步比较,分析了黄花水龙对养鱼污水主要水质因子、鱼苗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经过6周饲养,试验结果为:试验组的鱼草共生系统水体水质优良,鱼类生长良好,试验终未水体中溶解氧浓度(DO)≥6.0mg/L,总氨氮(NH4^+ -N)≤1.22mg/L,化学需氧量(COD)≤96mg/L,悬浮固体浓度(髂)≤26mg/L,成活率≥70%;对照组的有鱼无草系统中水质逐渐恶化,鱼类生长受到抑制甚至生存也不能保障,试验终末DO=3.0mg/L,NH4^+ -N=3.8mg/L,COD=134mg/L,SS=80mg/L,夏花成活率仪为16%.研究结果表明:黄花水龙可有效净化水质,确保了夏花生产良性运行,还节约了水资源并达到无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983.
根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李卫  郭光沁  郑锠 《科学通报》2000,45(8):798-807
综述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近几年获得的新进展,在转化机理方面,对农杆菌自身转录与调控的研究与相当深入。而对有关的植物编码因子的研究也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转化范围上,对真菌与裸子植物的转化取得了不少进展,单子叶植物尤其是一些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禾谷类作物应用农杆菌介导相继获得了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984.
自动控制系统的难点就是对高阶复杂系统的方程线性化,从而实现控制,利用主导极点与偶极子的性质可以将高阶系统近似为一阶、二阶系统来分析,实现高阶系统的有效校正,实验结果符合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85.
以离子型稀土废弃矿修复植物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出具有植物根际促生作用,以及能够在高浓度稀土离子条件下生长的芽孢杆菌菌株,并对菌株的促生能力和稀土离子耐受性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芽孢杆菌菌株中具有产吲哚乙酸(IAA)能力的有14株,其中同时具有产铁载体和NH3能力的共有5株.菌...  相似文献   
986.
以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和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生境中沉水植物叶面附着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叶面附着藻类组成与环境水体的藻类组成具有明显差异;不同沉水植物叶面附着微生物密度不同,且河流样品中高于湖泊样品;α-变形菌、β-变形菌和γ-变形菌纲是沉水植物叶面附着生物膜上的主要细菌纲,这些纲具有降解污染物质、净化水体的功能;水体营养盐浓度对沉水植物叶面附着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87.
运用了生态学、经济学的办法,在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的大前提下,对于彭阳县的各种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以农林牧复合体系为指导的生了一条果园复合经营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态农业,并论证了其可行性,分析了三种模式综合所能带来的生态经济效益,开创  相似文献   
988.
以2,2-二乙氧基苯乙酮(DEAP)为引发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聚乙烯为基体树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扁丝试验机制得人造草丝纤维,采用自制的紫外辐照装置对草丝样品进行辐照交联,考察紫外辐照时间对草丝纤维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影响,探索制备具有更高耐磨性能的人造草丝纤维的新方式。交联度和接触角测试表明,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交联度逐渐增加;草丝纤维亲水性逐渐提高;电子织物强力机和自制的耐磨测试仪测定草丝纤维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随着辐照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辐照时间为30~80 s时,草丝纤维具有较高的拉断力和断裂伸长率,相应的耐磨性也在该区域获得较好的结果,而在辐照60 s时摩擦性能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989.
【目的】探究不同施肥处理下无患子细根垂直分布特征与形态差异,以及氮(N)、磷(P)、钾(K)对细根生长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为中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生物质能源树种无患子的科学培育提供支撑。【方法】以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 8年生无患子原料林为研究对象,对N、P、K肥料各设置 3个水平,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进行配方施肥试验,共 14个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设置 3个区组,共 42个处理小区,每小区 5株作为重复。分别在2015年生长季末、2016年花期前、2016年果实迅速生长期按照配比开沟施 3次肥料,2016年12月在每个处理小区选取 4株平均标准木样株,在距树1 m处分 3层(0~20 cm、≥20~40 cm、≥40~60 cm)采集林地土柱样品,研究各处理 3层土壤内的细根分布规律及细根形态。【结果】无患子细根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呈各土层逐层递减的规律,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fine root biomass, FRB)及根长密度(fine root length density, FRLD)是 ≥20~40 cm土层的1.51~2.52倍和1.82~2.25倍,是 ≥40~60 cm土层的6.29~13.17倍和6.03~9.31倍。无患子FRB、FRLD、细根表面积(fine root surface area, FRSA)及细根平均直径(fine root average diameter, FRAD)均随着N、P、K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平缓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细根比根长(fine specific root length, SRL)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再急剧增加而后平稳降低的变化规律。对根系促进效果最佳的N2P2K2处理在0~20 cm土层的FRB及FRLD较不施肥(CK)分别显著提高了152%和164%,≥20~40 cm土层较不施肥(CK)分别显著提高了242%和161%,≥40~60 cm土层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385%和135%。【结论】无患子FRB、FRLD和FRSA在0~60 cm土层范围内逐层递减,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在缺P条件下施用N肥和K肥对无患子根系生长影响效果较小,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以促进无患子细根生长及生物量积累。施肥量较为充足时,无患子能够根据 ≥40~60 cm土层土壤养分资源有效性调整细根分布结构,以充分吸收养分。N和P的交互作用对FRB、FRLD、FRAD和SRL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与无患子细根生长的相关性较大。在配方施肥处理下无患子细根生长的拟合模型分析基础上建议施N肥693 kg/hm2、施P肥321 kg/hm2、施K肥432 kg/hm2。  相似文献   
990.
植物根系三维构型的定量描述和分析是研究植物根系生长及对养分吸收利用等营养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迄今尚无定量测定三维根构型参数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通过数码摄像机旋转拍摄物体获得根系多视角二维图像, 并根据根系基本结构特征, 创建了适合根系等线状物体三维图像的快速重建算法, 重建了植物根系图像, 获得根系三维构型的数字化模型及其骨架. 以此模型和骨架为基础, 获得直径大于0.3 mm大豆根系的主根长、总根长、平均基根角度、根宽深比、介质不同层次根长分布率以及根系在生长介质中不同三维区域的分布率等三维根构型参数, 并分析了这些参数与大豆生物量和磷吸收量等生长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本研究可以为研究植物根系生长及其营养功能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