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10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7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五大连池地区火山地貌,实属国内外罕见.本文对该区火山地貌进行了系统分类;对各种地貌形态及成因,特别是新期熔岩的微地貌,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和解释.同时,用耗散结构理论和地幔热柱观点建立了该区火山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912.
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它主要是花岗岩高山尖峰地貌,主峰玉京峰海拔1817m,主要景区在海拔1300~1600m之间,有各种类型的山峰、怪石,其中以"巨蟒出山"和"东方女神"最为神奇、逼真,国内外罕见。公园有南清园、万寿园、三清宫、玉京峰等主要景区,这些地貌景观的发育主要取决于两组垂直节理和一组水平节理,形成高山、深谷、陡坡、尖峰。这里植被茂密、山清水  相似文献   
913.
The exchange of energy and water between the lithosphere and atmosphere mainly takes place at the ground surface. Therefore, freeze/thaw condition at the ground surfa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x- amin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and surface and atmosphere.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obtained by CEOP/CAMP-Tibet, the diurnal freeze/thaw cycles of the ground surface near Naqu,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was preliminari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layer was completely frozen for approximately one month. However, the time that the ground surface experienced diurnal freeze/thaw cycles was about 6 months. The high frequency of freeze/thaw cycles at the ground surfac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water and energy exchanges between ground and atmosphere over half a year. The interaction processes between the ground and atmosphere under different soil conditions (such as complete thaw, complete freeze and diurnal freeze/thaw cycles) are issues worthy of further examina- tion.  相似文献   
914.
襄樊—随州区域经过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和多次的地质构造运动.晋宁运动(距今8.5亿年)至加里东运动(距今4.4亿年)完成了区域从海洋向陆地的演变.至燕山运动(距今1.95亿年)区内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形成了武当山、桐柏山、荆山、大洪山等山脉,并在其间分布着大量的山间盆地,基本奠定了该区宏观的地貌轮廓.喜马拉雅运动期间,盆地中心下沉,边缘上升,汉水及大量的岗地平原均形成于该时期.除内力作用外,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形成也起着较大的影响,如古气候、地表组成物质和人类活动都改变着地貌形态.至今襄樊—随州区域已经构成了山地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貌大势,并可划分为“东部低山丘陵、中部岗地平原和西部山地”三大地貌单元.  相似文献   
915.
风沙运动机理研究是认识风沙灾害本质进而实现有效防治的基础,所涉及的诸如多尺度、多场耦合、随机性、非线性、尺度效应和复杂系统等科学问题也是科学前沿所关注的共性和热点课题。近年来兰州大学风沙环境力学研究组从力学和地学的学科交叉角度,通过风洞实验、理论建模和计算机模拟研究,揭示了风沙流中沙粒带电量和风沙电场的基本规律及其对风沙流和无线电通讯的影响,实现了对考虑多物理场耦合作用的风沙流发展过程的理论预测以及对风成沙波纹主要特征的计算机模拟,取得一些具有原创性的实质进展。  相似文献   
916.
新型主动式竖直集沙仪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型主动式竖直集沙仪,该集沙仪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通过调节总抽气量使不同高度取样管同时趋于等动力取样状态.对新型集沙仪和传统被动集沙仪进行了风洞对比实验,并引入一个新的量来反映集沙仪对气流的阻碍程度.实验结果显示,新型集沙仪对气流的阻碍明显减小,在不同风速下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输沙率对比结果表明,新型集沙仪比传统被动集沙仪在近床面区域和高风速下具有更高的收集效率,为风沙流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917.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反映地形地貌的特点,文中分析了如何利用ArcGIS软件通过DEM叠加山体阴影的方法进行分级设色,从而生成立体效果更加突出的彩色地貌晕渲。该方法制作出的地貌晕渲可以广泛地应用到各类专题地图,使地貌立体感得到更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18.
探讨百色盆地田东凹陷北部那三段岩性油气藏储层分布规律。通过建立高频等时层序格架确定最小研究单元,在最小等时研究单元内通过古地貌控制下的地震地貌研究,综合地震属性、钻井特征及研究区地质背景,研究沉积微相展布规律,以及各类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储层分布特征。那三段主要为滨浅湖及三角洲前缘沉积,其中滨浅湖滩坝砂为Ⅰ类储层,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次之。根据相控储、储控藏的指导思想,滨浅湖滩坝砂应为主要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919.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是很多高校地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庐山的地质、构造地貌、河谷地貌和冰川地貌,结合实地考察,提出了庐山地貌实习的三条路线与内容:莲牯路—剪刀峡—小天池—王家坡—莲花谷—大月山—大校厂—东谷;如琴湖—锦锈谷—龙首崖—石门涧—电站大坝—黄龙潭—芦林桥;犁头尖—太乙峰—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  相似文献   
920.
基于卫星遥感技术,采用地貌特征线遥感解析法,分析蒋家沙沙脊、黄沙洋水道和苦水洋水道1973—2014年地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蒋家沙沙脊、黄沙洋水道和苦水洋水道是个有机整体,近岸段由西向东摆动,离岸段由北向南摆动,尤其是苦水洋水道往离岸方向(即向东)退缩极为显著。该特征可能与南北两大潮波系统交汇而成的移动驻潮波南移有关,该特征也揭示了该区域海床的时空冲淤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