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10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7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形态特征和成因为原则,对马家沟流域的地貌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并且通过微地貌的研究得出流域中部和南部地块近期存在上升动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2.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的海滨.这里在距今1.28亿年至1.21亿年曾发生至少7次火山爆发,形成流纹岩、凝灰岩和多种火山碎屑岩.因此,雁荡山原来是一个复活型破火山.这是各种景观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破火山的陷落、火山熔岩的平行层面的垂直节理、熔岩角砾的差别风化、第四纪时期的寒冻风化,以及频频发生的热带风暴带来的强降水,将火山岩雕刻成奇峰叠嶂、胜门险阙、古洞畸穴,随处可见风暴流泉.  相似文献   
113.
114.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洪水灾害的空间地域组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空间定位功能和属性分析功能,将洪灾的主要孕灾因子复合叠加,结果表示.黑龙江省洪水灾害的空间地域组合的基本特征是森林覆盖率<20%;地貌形态多为平原、沼泽地或平原沼泽地;夏季降水>400mm;暴雨日>0.5日;夏季气温>17C.  相似文献   
115.
杨逸畴 《科技潮》1994,(7):46-49
1994年春节,应台湾方面的邀请,我飞渡海峡到台湾访问。北京正值春寒料峭,而那里却是满目绿草花卉,一派暖湿带、亚热带风光。只是那几日受东北季风的影响,阴雨连绵,凭添了几许朦胧。  相似文献   
116.
117.
介绍以航测数据重建三维地形模型,改进三次样条曲面算法用于格网加密,提出以格网为基础的地表、地物快速显示算法,实现地物造型、树木及地表纹理的三维表示。  相似文献   
118.
沈阳市康平、法库两县受内蒙科尔沁沙漠南侵的影响,土地沙漠化危害相当严重,两县受风沙危害土地面积达23万公顷,占区域面积的52.3%,占全市沙化土地总面积的76.3%。风沙危害对康法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使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而且还在不断恶化着人民的生存条件,成为制约该  相似文献   
119.
祁连山北麓挤压隆起山地边缘不对称地堑发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构造、沉积和地貌的野外调查与新分析研究了河西走廓压性山地边缘发育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构造地貌-喇叭形不对称地堑。它在呈弧形的山地边缘平面上为喇叭形河口,实际上是发育在特定的构造部位、由断层围限的不对称地堑。  相似文献   
120.
综合运用印模法、残厚法及沉积法等将志丹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划分为侵蚀高地、侵蚀斜坡、侵蚀沟谷以及侵蚀残丘四个基本单元.研究结果表明:前侏罗纪古地貌对印支侵蚀不整合面上下之地层、构造、沉积、储层以及油气成藏特征等都具有重要的控制和影响.侵蚀面之下的长2油层组顶面剥蚀构造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印支古地貌的基本格局;侵蚀面之上的延安组早期的沉积是前古地貌发育的镜像反映;而延10顶面构造则具有围绕古高地背景集中发育的特点.古高地与斜坡发育区是侵蚀面上下油气富集成藏的有利指向和主要场所,而深切的沟谷则为沟通下部油源以及油气运移提供了主要通道.油藏类型主要为地层-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以及小而局限的构造、岩性油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