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柔性桨风力发电机进行了传动及结构设计,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风力机输出功率最大值出现在风向角为-10^。附近,风力机输出功率值在较宽的风向角范围内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62.
基于WLS-SVM的变速风力机有效风速估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控制技术是大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有效风速的精确估计可以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性能。由于风力机处于三维时变的风场环境中,风速在整个风力机旋转平面上分布不同,风速计测量得到的风速和整个风力机旋转平面所受到的有效风速有很大差别,因此有效风速是不能直接测量的。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WLS-SVM)对有效风速进行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估计精度,有效风速估计值能较好地跟踪有效风速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3.
风能具有随机性和突变性的特点,而风力机又受限于其机械强度,不易实现最大风能的捕获。以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为例,对实现最大风能捕获的基本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4.
浮式风机半潜平台稳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亮  邓慧静 《应用科技》2011,(10):13-17
随着大型海上风电场的建设逐步由浅海域向深海海域发展,研究浮式风机已成为各国开发海上风能的热点工作,相应的传统固定式基础结构已不能满足海上风力机工作性能要求.因此设计一种三立柱式半潜平台作为浮式风机基础结构,并结合海洋平台与陆地风机的特点,应用海洋工程商业软件SESAM对半潜平台完整稳性及破舱稳性进行数值分析,主要考虑平台发生大角度倾斜及舱室破损倾斜后,浮式风机是否会出现倾覆现象.模拟结果证明,一舱破损或两舱破损风力机不会出现倾覆现象,风机可以保证正常发电.  相似文献   
65.
建立1.5 MW风力机组塔架的有限元模型,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结构动力分析.通过对风力发电机组塔架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与使用理论方法对塔架固有频率进行计算的结果相比较,表明塔架与叶轮不会发生共振.因此为塔架安全和进一步的塔架结构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6.
根据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结构特点,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拟合叶片翼型曲线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计算机建立叶片截面与三维模型的程序设计方法.该方法应用插值拟合理论求解叶片截面翼型曲线离散点的坐标,应用点的坐标变换理论求解各离散点空间实际位置的坐标,应用三维几何建模理论建立叶片模型.最后给出一个仿真实例.  相似文献   
67.
针对风力机叶片内部的结构形式,采用薄壁结构力学多闭式理论,对某种风力机叶片结构进行简化和分析,建立几何模型,利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得到叶片断面的弯扭特性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风力机叶片断面的扇性静矩分布并不均匀,在叶片断面头部的值较小,尾部的值较大,容易造成叶片后缘失稳.在风力机叶片结构设计时,要提高叶片后缘部分的设计参数,以满足叶片的结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68.
为揭示柔性叶片受力后的变形状态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原因,本文利用Fluent软件,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选取柔性叶片受力变形过程中14个状态下的叶片作为研究对象并设定相同边界条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每组叶片上的压力分布、流场分布情况以及升力系数值;基于翼剖面理论和叶型附面层迁移理论,对比了14组叶片的升力系数值、附面层分离及涡流形成和发展的状态。结果表明:柔性叶片最佳迎角为20°,最佳曲率为0.019;曲率较大的叶片在接近后缘点区域吸力面上易发生附面层分离,会导致升阻比减小,造成能量损失,降低叶片的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69.
针对叶素动量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叶素动量理论进行较系统的分析,认为其有两种计算模型.以模型Ⅰ为例,提出两种计算流程,建立以风轮运行风速范围内风能利用系数最大,以叶片弦长、叶尖速比为设计变量的优化设计模型,计算中考虑分段叶尖损失计算方法.针对8kW水平轴风力机叶片的计算表明,计算方法稳定、可行.根据设计要求,对叶片弦长、叶尖速比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计算获得叶片结构参数和叶片性能参数随叶片展向、风速的变化关系,同时获得风力机的最佳运行风速范围.计算结果可为风力机叶片设计和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气动模型以双向多流管理论为基础,考虑风场的风速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以风力机发电机组的年平均输出功率最大为设计目标,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全局寻优搜索.利用开发的Matlab优化设计程序,在额定功率和额定风速一定时,针对特定风场优化设计H型垂直轴风力机风轮,得出风力机风轮的最佳匹配参数.与初步设计的风力机相比,优化后年平均输出功率增加了11.8%,且优化设计结果在气动性能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说明该优化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