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1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311篇
系统科学   350篇
丛书文集   260篇
教育与普及   1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3篇
现状及发展   57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634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01.
粉末特性与工艺参数对SLM成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316L不锈钢粉末参数及工艺参数对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一粒径分布的粉末松装密度低于多种粒径混合后的松装密度;采用2种不同粒径粉末充分混合,最大松装密度达到59.83%;平均粒径小的粉末比平均粒径大的粉末成形性好,粒径分布范围宽的粉末成形时球化现象明显;利用平均粒径为26.36p.m的粉末和优化的工艺参数制造出测试件,最高致密度达99.75%,拉伸强度最高达1068MPa.  相似文献   
902.
将正弦注意力表征网络引入环境声音识别,首先提取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MFCC)作为音频识别特征,使用门控循环单元提取MFCC每一帧的特征,根据正弦函数激活每一帧音频得分,并依照每一帧的音频得分为音频重新分配权重,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在音频重点区域。最后结合全连接层和Softmax分类器对环境声音类别进行判别。实验在公开数据集Urban Sound 8K上验证并与其他模型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效果最好,在数据集上的识别率高达93.5%。  相似文献   
903.
为定量分析影响使用共享汽车出行的主要因素,以543份有效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为基础,从个体特征、出行特征和出行者对共享汽车服务水平的主观感知3个方面开展研究,分别运用有序Logit模型和多项Logit模型建立共享汽车出行频率预测模型,并对比预测精度。结果表明,职业类型、对共享汽车舒适性、便利性、经济性和时耗性的主观感知5个变量与共享汽车出行频率显著相关。有序Logit模型和多项Logit模型的平均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8.41%和92.40%,多项Logit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04.
为探究重型商用车变速箱壳体噪声的声品质特性,采集了前10阶模态频率激励下的噪声作为声品质试验样本,分析了样本的物理学参数和心理声学参数,探究了声品质客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和主成分。运用成对比较法进行声品质主观试验,并进行了主观评价的一致性分析。建立了粒子群-广义回归神经元网络(PSO-GRNN)声品质预测模型,并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粒子群-BP神经网络(PSO-BP)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平均预测误差低于5%,网络稳定性更好。可见PSO-GRNN网络能很好的预测变速箱壳体激励噪声声品质。  相似文献   
905.
为研究不同地震动作用下承压含水层中孔压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基于地震模拟振动台的承压含水层孔隙水压力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地震动作用下孔压变化形态可分为振荡、振荡上升以及阶升三种类型,孔压变化形态及幅度均与加速度峰值密切相关,而与频率相关度较低;②孔压增量随加速度峰值增大而增大,其增长规律可表示为以加速度峰值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③孔压消散过程基本呈线性规律,且消散速率与加速度峰值大小有关,加速度峰值越大,振后孔压消散速率越快。实验可为后续探究地震动作用下孔压变化信息在含水层中的传递机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06.
为了应对衰落效应对未来无线网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巨大挑战,提出一种应用信号空间分集(signal space diversity,SSD)的多载波时分多址(multicarrier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MC-TDMA)系统。该系统利用MDFT滤波器组的天然特性,挖掘了MC-TDMA系统内部固有的调制分集增益。理论分析及各环境的仿真表明,SSD-MC-TDMA系统相比经典的MC-TDMA系统不仅具有更强的抗多径衰落能力,而且不会改变其优越的低峰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性能。  相似文献   
907.
基于风光互补发电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可独立对外部供电,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技术又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能量传输方式,本文结合两者的优点,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输出作为WPT谐振电路的输入端,利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对负载供电,利用了绿色能源的同时又能节约电力运输成本。分析了磁耦合感应与磁耦合谐振之间的联系以及平面线圈频率分裂的相关因素,针对目前小型平面谐振无线充电设备随发射端和接收端距离的变化而产生传输波动的问题,在发射端采用XKT-408集成电路进行自动频率锁定,在发生频率分裂时调整线圈偏移角度可削弱两线圈的互感系数来抑制频率分裂现象,提高了接收线圈峰值电压。最后搭建了小光互补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在径向距离50mm处可成功对负载充电,该模型为基于风光互补发电无线充电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08.
以附加惯性飞轮与滚珠丝杠机构的弹簧-质量块单自由度(SDOF)模型为例,综合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建立了表观质量引起的负刚度效应模型。分析了将表观质量负刚度效应应用于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频率调整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基于表观质量负刚度效应的TMD频率调节方法,采用质量比很小的惯性飞轮封装,即可实现TMD频率较大范围内的高效调节;基于表观质量负刚度效应的竖向超低频TMD设计方法,有效解决了TMD静压缩量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9.
针对采用SINS/GPS组合导航及末端寻的复合制导体制的制导弹药,为检验组合导航系统和制导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设计了半实物仿真系统框架结构.设计半实物仿真时序,采用基于频率调度(FBS)机制,实现仿真的实时性和同步性.探讨并解决了仿真中多CPU时钟同步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捷联惯导算法正确,解算时延较小,GPS修正效果良好,组合导航系统可顺利完成中末制导交班;制导控制系统设计合理,对于静止和机动目标,落点射击精度和落角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10.
In the high speed target environment, there exists serious Doppler effect in the low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 (LPRF) modulated frequency stepped frequency (MFSF) radar signal. The velocity range of the target is large and the velocity is high ambiguous, so the single method is difficult to satisfy the velocity measurement requirement. For this problem, a novel method is presented, it is a combination of cross-correlation inner frame velocity measurement and range-Doppler coupling velocity measurement. The cross-correlation inner frame method, overcoming the low Doppler tolerance of the cross-correlation between frames, can obtain the coarse velocity of the high speed target, and then the precision velocity can be obtained with the range-Doppler coupling metho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also it is well real-time and easy to the project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