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9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17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126篇
教育与普及   1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3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391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某些物理化学因子,如紫外线,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剂等,都有引起生物突变和致死的作用。这些物理化学因子均能作用于DNA,造成其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熙而在一定条件下,生物泪L体能使其DNA的损伤得到修复。本文主要介绍几种修复系统和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2.
本文分析与讨论了我国目前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状况,从运动医学理论上来探索预防和减少运动员损伤的途径,并对如何防止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3.
混凝土内时损伤本构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内时理论和损伤力学建立了混凝土内时损伤本构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混凝土的弹塑性特性由内时理论描述,而微裂缝由损伤力学来描述。前者使本构模型摆脱了一般弹塑性模型中的屈服面的概念,从而简化了非线性计算过程;后者使微裂缝引起的软化、休积膨胀等效应都可由损伤变量来考虑,从而既反映了混凝土的本质特性,又使模型的参数和基本方程大大减少。应用本文建议的本构模型于各种实例分析中,所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4.
应用激光与光学薄膜作用产生的等离子体形貌,研究了该作用过程和机理,实验结果与之吻合。  相似文献   
185.
对模拟的头-颈系统施加轴向摆锤冲击,测量充液球壳的载荷和压力响应,证实了颅脑空化所必须的负压条件,研究了液内负压同撞击载荷及颈约束的关系.文中还讨论了实验结果对颅脑空化损伤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6.
混凝土的损伤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已有的混凝土损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一个比较符合高强混凝土材料特性的幂函数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87.
在循环载荷作用下螺纹连接件疲劳寿命的估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螺纹连接件在循环加载下按裂纹形成阶段和裂纹扩展阶段估算其全过程的疲劳寿命,对于第一阶段采用进行估算;对于第二阶段,推荐了一个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的修正式,然后按帕里斯方程式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88.
计算了锦屏水电站解放沟坝段平硐测点节理岩体的损伤张量、充填维数及多重分维值;建立了充填维数与连通率、多重分维值与最大主损伤值的关系式,初步明确了分维的物理意义,并对其可能的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9.
力效应对骨愈合影响的红外光谱分析顾雅君(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刘亨远(河北省商检局)骨的物理性质临床上关心的主要是强度和刚度两方面,而两者由骨的化学成份决定。随着骨内含有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比例的变化,骨的物理性质也在改变。新生骨痂的强度和刚度也随无机盐...  相似文献   
190.
一个医疗专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个用于头部医疗诊断的软件系统.在医疗诊断方面,它具有准确和高速的特点,能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得出结论,在某些方面比人类专家更可靠、更灵活.本系统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一般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人员都能使用,即用户不需具有医学专业知识,从而大大增强了本系统的通用性.全部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整个系统采用了屏幕界面技术、全屏幕编辑技术及高级文件记录I/O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较理想的人机接口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