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司马迁在文学创作上力主的“抒愤”,积淀着社会、历史和个人实践的丰富内容。其《史记》所抒之愤既是个人的,也是群体的;既有讥刺.也有歌颂,可谓真善美三者和谐统一,而抒愤的主要形式则是“隐约”。这一主张对后世文艺审美和文艺创作影响深远,后人继之,发展成为一种优良的创作传统和一种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32.
新月派没有系统的文学主张和统一的艺术方法,却有相同的社会思想和人生态度,这就是自由主义精神和超然,容忍的绅士风度,在艺术上,他们标榜“理性”。要求“纯正”,提倡“健康与尊严”,反对“狂热”与“偏激”,这种沙龙艺术必然与革命文学相对峙,但社会的变动,终于使创作的有些人走出沙龙,正视现实乃至参加民主斗争。  相似文献   
33.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1922年6月12日,中共公开发表的第一次《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客观地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功绩,分析驳斥了当时各政治派别的政治主张,第一次公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初步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为中共二大的召开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34.
提出了潮汐应力对发震断层的力学模式,描述了附加潮汐应力对发震断层的促滑作用方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云南及邻区的地震,计算了173个地震震源处沿主压应力P轴和主张应力T轴方向的附加潮汐应力分量,分析了这睦量对发震断层的作用方式以及受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类型,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云南及邻区发生的173个地震中,64%的地震发震断层受到潮汐应力的促滑作用,其中,受减压型促滑作用的发震断层数比例略大于受增压型促滑作用的发动层数比例;在受到潮汐应力促滑作用的111个发震断层中,走滑型发震断层占67%,倾滑斜滑型发震断层占33%,说明云南及邻区的走滑型地震较易受到潮汐应力的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35.
《我们的政治主张》是以蔡元培、胡适等一批著名知识分子针对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状况所提出的政治解决方案。该方案集中体现了他们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解与把握,把实现有序的社会政治寄托在"好人政府"身上,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范畴。同列签名序列之中的李大钊,则是中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社会革命,他与前者之间似乎不应发生关联。李之签名,应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其联盟思想应是导致他签名的主要原因,共产国际联合吴佩孚的设想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6.
论人性(上)     
关于人性善恶问题,我们先哲谈论的很多,有的主张性善,有的主张性恶,前者是孟子,后者是荀子,告子则主张性无善无恶,王允又认为性有善有恶,究竟谁是谁非,我认为有重新讨论的必要。孟子说:「人恶有不善,水恶有不下,今天,搏而跃之,使过颡,激行之,可使在山。」态度坚定而断  相似文献   
37.
张磊 《孝感学院学报》2006,26(5):31-34,67
1920到1930年代经历的多个历史事件中,苏俄“拉普”的介入恰恰为鲁迅思想的成熟提供了一种机缘,使其在文学和革命、革命和政治、文学和政治的认识上带有某种思想上的“反常识性”。就鲁迅思想主体而言,苏俄文艺观及其本土化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文学的意识形态神话。  相似文献   
38.
庄子认为:大道无形,大音稀声,故有“言不尽意”之说。本文通过对唐代言情诗的具体剖析,说明庄子这一观点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9.
苏轼在嘉祐制策、王安石变法和元祐更化三个时期表现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变化,其政治命运也随之跌荡起伏,分析其中原因,主要包括家学及时代氛围的影响、被科举所累及其本人的忠君爱民思想等。但其所有的政治主张和表现都应归结为忠君爱民的入世精神。  相似文献   
40.
南宋时期“为斯文宗主”的杨慈湖的思想历来受到重视。在杨慈湖本人,思想与政务两者之间密不可分。杨慈湖所经历的如富阳行政、绍兴施政、两次被荐、乐平教化、进谏皇帝及温州善政等主要政务活动,都是以其对“心”的体悟、理解为基本前提的。杨慈湖的政治主张,因强调“心”的纯然之善的普遍推行而绝对理想化,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未能持久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