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21.
通过HDDR法制备出内禀矫顽力达到1200kA/m的NdFeB各向同性粘结磁体,探讨了温度、时间抽速等工艺参数对获取高矫顽力的作用,并对原始晶粒尺寸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22.
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RMn6Sn6(R=Nd,Sm)的结构和晶格参数。使用多种磁学仪器测量化合物的热磁曲线,磁化曲线等磁性能。  相似文献   
423.
Cu/diamond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可调控的热膨胀系数,已成为电子封装热管理材料的研究热点。但是,通常情况下Cu与diamond之间的润湿性较差,且二者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无法形成较强的界面结合,使得金刚石的导热潜能不能充分发挥。界面热导(h)对于Cu/diamond复合材料获得高导热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或金属基体合金化的方法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可以改善Cu与diamond的界面结合,同时有效调节Cu与diamond的声学性能失配,提高Cu/diamond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具有不同纳米厚度(5~150 nm)Cr中间层的Cu/Cr/diamond样品,利用时域热反射技术实验测量Cu与diamond的h值,分析Cr中间层厚度对Cu与diamond的h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Cu和diamond之间加入Cr中间层,能够解决Cu与diamond不润湿的问题,改善界面两侧材料的声学性能失配,从而有效提高Cu与diamond的h值。当添加5~150 nm厚度的Cr中间层时,Cu与diamond的h值比未添加Cr中间层时提高11%~374 %;当Cr中间层厚度为5 nm时,Cu与diamond的h最大值为270 MW?m?2?K?1。当Cr中间层厚度逐渐减小时,Cr层内的热载流子由电子主导向声子主导转变,利用Cr中间层的声子热传导途径,可以有效提升金属Cu与非金属金刚石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将Cr中间层厚度减小到21 nm以内,可以显著提高Cu与diamond之间的h值。本研究提供了一种调控金属/非金属异质界面热导的方法,并为Cu/diamond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24.
425.
负二价氧离子具有满壳层价电子结构(2s22p6).负一价氧离子的价电子结构为2s22p5,相当于存在1个O2p空穴.传统的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化学研究中都假设氧化物中的氧离子全部为负二价离子,在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研究氧化物磁性和电输运性质的报道中,采用关于磁有序的超交换和双交换作用模型,都没有考虑O2p空穴的影响.然而,许多价电子状态实验证明,在氧化物中存在不可忽略的O2p空穴,即存在不可忽略的负一价氧离子,其占比可达30%或更多.基于这些实验结果,对传统磁有序模型进行改进,英美学者首先进行了探讨,笔者所在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介绍了相关的典型实验结果和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426.
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了Mn18Cr18N和Mn18Cr18N+Ce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在1173–1473 K和0.01–1 s–1下的热变形行为。并通过含Ce夹杂物和Ce元素偏析两个方面分析了Ce元素对合金热变形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添加Ce元素后,大尺寸、有棱角、硬且脆的夹杂物(TiN–Al2O3、TiN和Al2O3)可被变质为细小弥散的含Ce夹杂物(Ce–Al–O–S和TiN–Ce–Al–O–S)。在凝固过程中,含Ce夹杂物可作为非均匀形核点细化铸态晶粒。在热变形过程中,含Ce夹杂物可以抑制位错运动和晶界迁移,诱导动态再结晶(DRX)形核,避免显微裂纹和孔隙的形成和扩展。此外,在凝固过程中,Ce原子在固液界面前沿富集,导致成分过冷并细化二次枝晶。类似地,在热变形过程中,Ce原子倾向于在DRX晶粒的边界处偏析并抑制晶粒的生长。在含Ce夹杂物和Ce元素偏析的协同作用下,虽然合金的热变形抗力和热变形活化能升高,但更容易发生DRX且DRX晶粒尺寸明显细化,还可以缓解热变形开裂问题。最后,测量了样品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与铸态试样相比,热变形试样的显微硬度显著提高,并且随着DRX程度的增加,显微硬度不断降低。此外,Ce元素也可以通过影响铸态组织和热变形组织来影响合金的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