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40篇 |
免费 | 501篇 |
国内免费 | 107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307篇 |
丛书文集 | 799篇 |
教育与普及 | 37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54篇 |
现状及发展 | 140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163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5篇 |
2023年 | 187篇 |
2022年 | 258篇 |
2021年 | 276篇 |
2020年 | 249篇 |
2019年 | 249篇 |
2018年 | 118篇 |
2017年 | 193篇 |
2016年 | 231篇 |
2015年 | 371篇 |
2014年 | 583篇 |
2013年 | 587篇 |
2012年 | 690篇 |
2011年 | 870篇 |
2010年 | 838篇 |
2009年 | 999篇 |
2008年 | 1075篇 |
2007年 | 1020篇 |
2006年 | 855篇 |
2005年 | 875篇 |
2004年 | 864篇 |
2003年 | 848篇 |
2002年 | 871篇 |
2001年 | 805篇 |
2000年 | 642篇 |
1999年 | 592篇 |
1998年 | 488篇 |
1997年 | 492篇 |
1996年 | 498篇 |
1995年 | 444篇 |
1994年 | 339篇 |
1993年 | 322篇 |
1992年 | 306篇 |
1991年 | 224篇 |
1990年 | 207篇 |
1989年 | 203篇 |
1988年 | 133篇 |
1987年 | 75篇 |
1986年 | 49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针对标准UPF算法存在的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利用KLD采样在线实时改变粒子个数的自适应UPF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KLD采样原理,根据预测粒子在状态空间中的分布情况来在线实时的确定下一次滤波迭代所需的粒子个数,减少对滤波算法没有帮助的粒子,仅保留保证滤波估计精度所需的最少粒子个数,从而有效减小算法的运算量,提高算法的实时处理能力.最后,将自适应UPF算法与粒子滤波、标准UPF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保持高精度估计能力的同时,自适应UPF算法比标准UPF算法具有更好的实时性,是解决非线性非高斯系统状态估计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2.
133.
针对一类切换规则为时间依赖型的Lipschitz非线性切换系统,采用驻留时间方法研究了状态观测器设计问题.该切换系统同时含有可观测子系统与不可观测子系统,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函数,并利用矩阵不等式技术得到了保证状态观测器状态估计误差收敛的条件.并给出了观测器设计步骤.进一步,通过矩阵变换将观测器增益求解转化为LMI形式.最后给出了仿真算例说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4.
论复杂性的基本根源——从系统科学的角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复杂性的一般性特征描述中分析出复杂性的产生根源:系统中多个子系统数目、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的进化机制、系统处于混沌的边缘、层级结构、自组织机制、适应性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等。同时说明这些因素之间联系非常密切并不是彼此孤立的。 相似文献
135.
136.
137.
138.
139.
基于性能退化数据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分析一直是可靠性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针对多阶段退化过程中存在的非线性规律,同时考虑变点位置位于测试时刻之间的一般情形且各试样变点存在个体差异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Wiener过程的两阶段非线性退化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建立了可靠性分析和寿命预测方法。最后通过高压脉冲电容器实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与多阶段线性Wiener过程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退化过程的非线性时变特征,进而得到更为合理的寿命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40.
针对空基外辐射源定位(airborne external transmitter location, AETL)系统的可观测性问题,建立了AETL系统的二维运动学模型与量测方程,基于离散化的非线性可观测理论求解系统的可观测矩阵,并分析证明了系统不可观测的条件。基于矩阵分析理论的条件数定义了系统的可观测度,并仿真分析了观测站运动参数以及目标和外辐射源的机动参数对系统可观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观测站与目标和外辐射源共线或目标和外辐射源保持径向运动时系统不可观测;当系统可观测时,观测站与目标和外辐射源之间的相对速度越小,系统可观测度越大。研究结果可为观测站制定机动策略提高系统定位性能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