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203篇 |
免费 | 467篇 |
国内免费 | 132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873篇 |
丛书文集 | 956篇 |
教育与普及 | 50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05篇 |
现状及发展 | 119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203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6篇 |
2023年 | 347篇 |
2022年 | 413篇 |
2021年 | 524篇 |
2020年 | 393篇 |
2019年 | 328篇 |
2018年 | 235篇 |
2017年 | 276篇 |
2016年 | 354篇 |
2015年 | 543篇 |
2014年 | 916篇 |
2013年 | 918篇 |
2012年 | 1056篇 |
2011年 | 1178篇 |
2010年 | 1188篇 |
2009年 | 1338篇 |
2008年 | 1366篇 |
2007年 | 1231篇 |
2006年 | 1018篇 |
2005年 | 872篇 |
2004年 | 851篇 |
2003年 | 925篇 |
2002年 | 913篇 |
2001年 | 783篇 |
2000年 | 633篇 |
1999年 | 613篇 |
1998年 | 505篇 |
1997年 | 414篇 |
1996年 | 445篇 |
1995年 | 381篇 |
1994年 | 345篇 |
1993年 | 297篇 |
1992年 | 318篇 |
1991年 | 256篇 |
1990年 | 220篇 |
1989年 | 216篇 |
1988年 | 132篇 |
1987年 | 73篇 |
1986年 | 40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作为一个在“乱世”之中追求个性、自由、自主写作的独特的一个,作为一位不属主流又漠视政治潮流,而被中国现代正统文学史排挤在边缘的文学家,在近几被“发现”了,甚至成为一些所谓“新都市”作家追慕的“典范”。她的被“发现”,得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海外学者的推崇。在中国大陆80年代以前的文学史上,根本没有张爱玲的名字,即使提及也多当作“反面教材”,而在海外研究者眼里,她却有极高的位置。如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给了鲁迅26个页码,却给了张爱玲43个页码。有人甚至认… 相似文献
42.
吴勇华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2(2):16-20
从空高系统管网流量调节与控制目的出发,研究了流量对调节作用的灵敏度数学模型,简化了灵敏度计算方法,分析发灵敏度矩阵空调系统管网定量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3.
44.
分析了当前非测绘类专业测量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的必要性,重点从教学内容和实验、实习方面介绍了内容优化应加强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5.
给出了单偶数阶和双偶数阶非等比数列乘幻方的构造方法,把乘幻方的研究从等比数列推广到了非等比数列,探讨了以任给自然数N为偶阶乘幻方值构造非等比数列乘幻方。 相似文献
46.
本文先介绍了基于第一类Chebyshev多项式的第N次多项式的零点作为取样点的非均匀取样的DCT变换方法.然后从插值聚合的角度(limN→∞εn=0)出发,得出了为保证非均匀取样的DCT变换具有良好的压缩效果,非均匀取样的DCT变换的平均取样频率所应满足的要求.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当取样频率满足一定要求时,非均匀取样的DCT变换方法与传统的均匀取样DCT变换相比在信号的压缩倍数和压缩质量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47.
刘振海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6,11(3):251-254
利用伪单调映象理论研究如不变分不等式:y∈M,求x∈M,使得(Ax,y-x)+(Gx,y-x)≥(f,y-x),并将所得结果应用于拟线性椭圆型边值问题的求解。 相似文献
48.
张明玉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4):81-82
本文介绍了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于普通物理实验《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中测量金属棒的微小伸长量的方法.并与传统的光杠杆放大法测量作了比较。这是将非电量电测技术应用于传统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49.
给出Perron-Frobenius关于非负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界值估计的一个加细。 相似文献
50.
孙千仞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
在参数的显著性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为简单假设而备用假设为复合假设的情况比较重要。本文对这类问题中交换原、备两假设后再检验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从而揭示了两类检验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区间上某些特定点与此区间有着性质上的密切联系。这个观点在一些问题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