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51.
西藏大学生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西藏大学生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情况总体较好,说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西藏青年人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从知识水平来说,西藏大学生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主要偏重于浅层次的感性认识阶段,缺少理性层面的理解。应该发挥西藏大学生的本土优势,在西藏高校中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整合各种资源,积极提升西藏大学生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水平,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552.
“拦街福”在温州地区长久传承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尽管我们说当下是在恢复它,恢复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但正如大家所说,它是我们心中的一个东西,心中的东西不会轻易地消逝掉。  相似文献   
55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维系人类创造力、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纽带。如何建立有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机制,建构相应的规则体系和理念基石,实现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目标,一直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讨论的热门话题。2007年4月21-22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554.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艰难处境,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刻不容缓,对此,笔者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55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应参照国内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状况,认真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制定出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556.
2006年3月20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联合召开“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研讨会。“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是国家“211”工程项目,教育学院已经招收多届民族文化传承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学院的很多教师、博士生和研究生都参与了这一研究工作。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民族文化及其对人的智力、非智力方面的影响,是民族教育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是近几年教育学院教师积极探索的结果。该课题与时下人们广泛关注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密切相关。从教育的角度研究“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一般的记录描述研究不同。以我国的蒙古族摔跤为例,不仅研究蒙古族摔跤的起源、形成、主要内容、特征及其社会文化功能,更重要的是研究蒙古族摔跤对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以及传递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并且关注蒙古族摔跤的传承方式与现状、在目前社会变迁条件下蒙古族摔跤的未来发展等方面。此外,该课题还关注国外的民族文化现象,例如苏格兰的风笛、日本的柔道等等。  相似文献   
557.
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形式并非都是非物质的,物质层面是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文化空间的概念,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托的文化空间也是物质的。应该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去探讨其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58.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产品庸俗化、伪民俗泛滥、遗产资源缺乏深度挖掘等问题,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运作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能否真正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为例,归纳总结出五种典型运作模式,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559.
生产工具既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一定时代文明与文化的重要载体。西藏传统的生产工具承栽着西藏的历史和文化,凝结着藏民族的群体记忆和情感,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印证着科技的进步与飞跃,具有最为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民间性和大众性等特点,属于真正的“根的文化”。因此,在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正视传统生产工具的生存危机,重视与开发传统生产工具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层面加以保护、研究和利用就成为一项值得关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6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有必要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深刻认识到作为先进文化传播与创新阵地的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作用,通过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及协作创新等举措,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