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具有经典性与标志性的非物质文化瑰宝,是河洛文化的徽识。"河图洛书"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军事、政治、医学、美学、伦理学、天文学都围绕并寄生在其土壤中。其突出价值完全具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质和条件,应在坚持"联合申报、分层级申报、特色优先"原则的基础上,注意项目搜集、科学整理材料、不拘形式地长期申报,并设立专门申遗机构,营造申遗氛围,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202.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走访与田野调查等方法,对花腰彝女子舞龙活动的历史渊源、社会变迁、保护与发展传承等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内涵特征与体育社会价值意义。研究表明:花腰彝女子舞龙活动起源于神话祭祀活动和英雄祖先崇拜,具有浓烈的宗教气息;嬗变至今,经历了萌芽状态、习俗养成、飞速发展并蜚声海内外、文化品牌确立等4个阶段,值得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研究。需注重彰显其文化内涵,提炼其价值意义,建构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2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形成民族特色经济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16字保护工作方针十分明确.充分利用其经济价值,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发展为优势文化产业和特色经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特色发展并使其发展“反哺”非遗保护.  相似文献   
204.
"跳端公"原本是在原生环境中由特定的人群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创造的民间祭祀文化,并且在自我场域中不断发展。在后移民时期,"跳端公"面临文化生态失衡的危机,主要表现为生存空间的萎缩、传承主体的缺失和现代文明与民间文化间的冲突。文章以三峡库区后移民时期为历史背景,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移民后"跳端公"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文化主体、文化客体以及文化空间的非常态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推动"跳端公"在新时代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以其独特性、地域性和认同性得以存活。  相似文献   
205.
全新媒介语境下,借助现代媒介技术的传播优势,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不仅为非遗保护提供新的传播路径,且大大提高了非遗的普及教育和传播效果。当然,也要正确认识大众媒体对西藏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积极发挥现代传媒的数字技术优势,实现西藏非遗健康有效地传播和承继。  相似文献   
206.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问题,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意义、责任和建设问题,用个案的形式讨论博物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证性问题,是国内外学界运用博物馆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三个重要方面。尼洋阁藏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贯彻了国家非遗保护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是首次将博物馆成功用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取得圆满成功的范例,开拓出了一条文化援藏的新途径,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树立了全新的榜样。  相似文献   
207.
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已处于十分紧迫的境地。介绍了寿县历史文化名城的悠久历史,阐述了寿县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寿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提出了寿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8.
杨敬飞 《科技信息》2013,(20):27-27
国内高校美术教育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不够,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设置狭窄、内容匮乏。这导致高校美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严重脱节,所培养人才的艺术素养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导入高校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的实践,使得美术教育的目标有效实现,是高校美术教育自身得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9.
<正>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一带是全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在这一广大苗族聚居区内,至今流传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苗族古歌。苗族古歌以五言为基本句式,穿插有歌花的问答对唱(盘歌),叙述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万物的产生、初民时期的洪水滔天,到苗族祖先的民族迁徙、苗族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活等等,无不囊括其中,构成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和苗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古歌作为地方性集体叙事和历史叙事,反映了苗族先民对人类自身、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探究和基本认识,是苗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006年,苗族古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10.
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研究方法,从历年发文量、期刊分布和研究主题等方面对我国近15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热点.结果表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新媒体背景下民族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档案管理3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