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李雪 《科技资讯》2009,(32):247-247,249
在科技不断发展,现代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生存危机。本文以多个案例为启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代生活的渗透性角度出发,浅析如何更好的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2.
郑伟  李师龙 《科技信息》2011,(1):I0207-I0207,I0233
分析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职能优势、手段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活动、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和非遗数据库建设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3.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展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承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特殊文化形态,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2017年,中央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新时代如何在传承、传播、创造、创新中推进"非遗"工作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文化强国战略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44.
《漳州师院学报》2020,(1):74-77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无结构访谈等方法,以闽南乡土体育事项为调查对象,探讨这些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认为,依据目前闽南乡土体育非遗保护境况,可以从政策法规完善为根基、明确政策法规推行主体为媒介、营造政策法规社会环境为外因、培养传承主体保护意识为内因等措施,落实乡土体育非遗保护。  相似文献   
145.
徽州竹编     
徽州竹编,作为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走进黄山市博物馆,一件清朝的竹丝编夏衣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件衣服为竹质,竹丝纤细光滑。  相似文献   
146.
牧仁 《科技信息》2010,(27):I0400-I0400,I0325
前言张要作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环佩珊珊莲步稳,帐前活现李夫人。——滦州学正左乔林《海阳竹枝词其实,翻阅古史文献,不乏如是的记载和描写。25年(1936)修《滦县志.戏剧》记影戏:"用薄片透明之驴皮,雕成人物等形,夜间于台上架纸窗,借灯光照映,远视之意态生动,维妙维肖,故谓之影戏。"  相似文献   
147.
本文立足于非物质文化的推广,将高校教学、学生学习与非物质文化联系起来,简述了高校教学和非物质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以土家族西兰卡普为例,分析了其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8.
茶茶 《青年科学》2011,(3):38-39
对于世界文化遗产来说,布利干酪和法国长棍面包重要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法国美食体验添加到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中。这份名单里还有更加奇隆的、出乎你意料的世界传统入围。 ●穿皮裤。擦橄榄油的土耳其油脂角力  相似文献   
149.
正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剧在河南民歌、小调及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罗卷戏、昆曲、秦腔等其他戏曲剧种结合演变而成,并形成以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和高调为代表的五大声腔。豫剧诞生之后,不断向外拓展,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台湾地区到鸭绿江畔,无处不有"豫剧迷"。据相关统计(2006年),国内有专业豫剧团体数  相似文献   
150.
在记忆里回味曾经的沧桑,在记忆里寻找历史的辉煌,中国记忆,沉淀的是千年的精华,积聚的是前进的力量,这是观众对央视播出的《中国记忆——文化遗产博览月》电视节目的观感。申遗之外,我们看到了比申遗更重要的:回归文物保护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