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桥梁,通过体育教育,把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可操作性强的民族传统项目以课程模式为渠道,纳入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将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更好地弘扬与传播,让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2.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互动之间应该实现良性互动。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重大,利用潜力极大,文章分析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互动机制:平衡机制、动力机制和创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三种互动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和混合型模式。  相似文献   
133.
<正>在2009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中,以"生产性方式保护"为议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热议。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郑长铃研究员。  相似文献   
134.
钦媛 《咸宁学院学报》2012,(10):137-138
藏族音乐艺术是我国音乐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藏族音乐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对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往藏族音乐艺术以宗教活动为载体实现自然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快,传播媒介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使藏族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藏族音乐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也逐渐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将结合藏族音乐艺术传承的现状,深入分析藏族音乐艺术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并创新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为藏族音乐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5.
滑县木版年画起源自明代,由来自山西洪洞县的韩朝英始创,并以韩氏家族为主要传承人,分别有兴隆号、兴义号、兴盛号等,直至民国初期,其鼎盛期产量达数百万张.滑县木版年画的题材以神像为主,兼及族谱、对联、人物、花鸟虫鱼等内容.从艺术风格束看,滑县木版年画具有“版味十足”、讲究色彩柔和、人物造型夸张、线条细腻灵动等艺术特色.滑县木版年画里的满文符号也是其他年画中未见的.  相似文献   
136.
137.
丙宸 《科学之友》2013,(4):24-27
上党堆锦艺术是山西古上党地区所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品,是工艺美术行业中唯一保留的一个地域性传统手工艺术品种,也是世界丝绸王国——中国创造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术品之一。工艺特征上党堆锦以丝绸织物为主要面料,草板纸、棉花为骨架,经剪裁、贴"飞边"、压纸捻、絮棉花、拨硬褶、捏  相似文献   
138.
王肃 《科学24小时》2009,(12):29-31
2009年9月30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传来消息: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南京金陵刻、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安徽宣纸、浙江龙泉青瓷、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端午节等22个中国项目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标志着我国的申遗工作又一次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9.
竹编提篮——柔美的造型(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荣 《科技资讯》2009,(34):239-241
提篮作为民间竹器包装造型产品之一,是我国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手工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间造型艺术设计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继陶瓷、青铜、古典家具之后,竹编器具成为我国四大产品之一,竹提篮是竹编包装产品中制作设计最为精致的产品,品种繁多,实用、结实,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制作精巧。现存在各地的各种提篮造型设计,有着不同的美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以期达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0.
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原生资源的保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保存满族民间非物质文化原生资源的优势,探讨了该馆保存满族民间非物质文化原生资源的方式和途径,并阐述了保存满族民间非物质文化原生资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