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82篇
  免费   595篇
  国内免费   1446篇
系统科学   963篇
丛书文集   1099篇
教育与普及   5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9篇
现状及发展   14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3273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09篇
  2022年   437篇
  2021年   527篇
  2020年   412篇
  2019年   432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619篇
  2014年   1033篇
  2013年   965篇
  2012年   1133篇
  2011年   1309篇
  2010年   1303篇
  2009年   1455篇
  2008年   1554篇
  2007年   1441篇
  2006年   1159篇
  2005年   1011篇
  2004年   977篇
  2003年   1068篇
  2002年   988篇
  2001年   894篇
  2000年   743篇
  1999年   719篇
  1998年   602篇
  1997年   511篇
  1996年   562篇
  1995年   476篇
  1994年   419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374篇
  1991年   304篇
  1990年   247篇
  1989年   246篇
  1988年   160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提出了一种改进缺省逻辑的方法,讨论了这种缺省理论的性质,证明了每个缺省理论都有扩充,具有半单调性和累积性,并讨论了处理多扩充问题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22.
通过实验与计算对中学课本“碘跟水只有很微弱的反应”提出质疑,建议改写:碘跟水不能反应或者增加跟碱的反应。  相似文献   
223.
本文从简化的激光方程出发,引入周期调制,建立-理论模型。数值计算表明,在某一参数范围内,发现方程中存在倍周期分周序列至混沌,理论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24.
本文讨论了偶应力两层流体通过带有柔和狭窄的刚圆管时的流动特性,导出了速度、流量、阻抗和壁面最大剪应力的解析式,考察了外围层粘度和厚度的效应,并作了数值计算;是对单层偶应力流体狭窄流动及两层牛顿流体(粘度不同)狭窄流动的推广。  相似文献   
225.
一类捕食者——食饵模型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一类捕食者——食饵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得到了非平凡平衡点全局稳定性的条件和正平衡点周围存在唯一极限环的充分条件,并且本文给出了1个关于这类系统“大范围”极限环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相似文献   
226.
针对时间序列数据预测过程中可能面对高维或超高维的预测变量,同时考虑变量的时序特征及预测的非同步性,提出用于时序数据预测的非同步尺度主成分分析方法。首先构建单个预测变量和被预测变量的非同步线性回归,通过可决系数选取单变量的最佳滞后阶数,并将回归系数赋权与相应的预测变量得到赋权预测变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赋权预测变量降维,即非同步尺度主成分分析。将该方法用于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长率的预测,结果表明经非同步尺度主成分分析降维的预测精度高于传统降维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7.
充分利用间断谱元法对非规则区域良好适应性、数值稳定、局部高阶收敛性等优点,开展了二维非均匀介质内辐射与瞬态导热耦合传热分析。在求解过程中,将空间计算域离散为多个不重合的单元,并在单元内采用高阶谱节点进行离散。对于非均匀介质内离散坐标形式的辐射传递方程,根据离散角度上的辐射能传递方向,确定单元间的上下游关系,并采用迎风格式来实现单元间辐射信息的有效传递;对于瞬态能量守恒方程,采用全隐格式进行瞬态项离散。通过多组非均匀介质内辐射与瞬态导热耦合传热算例,发现了间断谱元法具有随单元数增加的线性收敛特性,以及随单元内节点数增加的指数收敛特性;通过与文献中结果对比,发现最大相对误差均小于1%,验证了间断谱元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随着辐射与导热耦合参数的增加,导热在耦合传热所占比重会加大,非均匀介质带来的温度场非均匀性会减弱,达到稳态的时间变长。  相似文献   
228.
首先按照数字图像技术分析基本原理差异,对数字图像相关(DIC)、粒子图像测速(PIV)等二维数字图像测量方法在隧道模型试验中的应用现状、技术发展以及基本原理进行梳理。进一步,对三维测量方法的原理及在隧道模型试验中的应用潜力进行分析。最后,通过黄土地层盾构隧道的掘进模拟试验,对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在隧道模型试验中的应用进行示范。结果表明:DIC、数字照相变形量测(DPDM)等非接触测量方法以照片上点的相关性判断各点的位移,使用场景更偏向于室内试验道路、桥梁、隧道、基础、河坝、钢结构、钢混结构等土建结构的变形监测中;而PIV分析可测量流体中流动的大小和方向,被广泛运用于浆液、泥石流、喷泉等流体运动的研究中。此外,基于黄土地层盾构隧道室内模型试验方案发现,低含水率黄土地层盾构掘进8环管片距离时,围岩的扰动范围为盾构掘进中轴线两侧1 D(管片外径)左右和盾构上方1 D范围内。  相似文献   
229.
为探究非费克(non-Fickian)运移表现出的峰值提前到达和拖尾等现象,开展了粗糙单裂隙溶质运移试验,总结了粗糙单裂隙中溶质运移特征及运移机理,结合边界层理论对峰值提前到达和拖尾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结果表明:峰值时间和拖尾时间与边界层厚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边界层对裂隙介质溶质运移有较为显著影响,即水流速度越小,边界层厚度越大,滞留在边界层内部的溶质越多,溶质获取率越低;粗糙单裂隙中溶质穿透曲线的峰值提前和拖尾现象是由裂隙中心处以惯性力主导的主流区和裂隙壁面以黏性力主导的边界层区共同作用造成的,其中峰值时间主要由主流区的对流因素控制,而边界层区域的存在对拖尾时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30.
为了从多物理场耦合的角度解释弥散分布于其中的ZnO非均匀局域结构对陶瓷基体压电性能的增强机理,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结构力学模块中的压电设备模块,对ZnO复合表面0-3型BaTiO3压电复合陶瓷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弥散分布的ZnO非均匀局域结构导致整个样品性能分布不均匀,即在ZnO附近,同时获得小的压电应力和较大的压电极化强度;通过增加样品的孔数目和弥散度等方式,可以改善模拟的BaTiO3陶瓷性能的不均匀性,进而获得BaTiO3复合陶瓷均匀的增强压电性能。研究结果为BaTiO3陶瓷电性能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