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15篇
系统科学   130篇
丛书文集   148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2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93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当下的鲁迅阅读渐渐远离文本本身.回归文本本身、还原鲁迅自我,是正确解读鲁迅文本的现代意义的惟一方法.从鲁迅作品中选取“黑夜”、“人名符号”、“知识分子”和“乡村”四个意象进行阐述和分析,我们发现鲁迅作品的时代意义正在于借助西方人文主义形式演绎中国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992.
PDF文件文本内容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PDF的文件结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PDF文件的解析流程,以及从解析后的内容流中提取文本内容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意识形态”是法国启蒙运动者特拉西为了摆脱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偏见而提出的观念学的概念,它在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中获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批判向度由对理论形态的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向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之后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向度主要侧重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甚至认为意识形态已终结。  相似文献   
994.
给出了一类简化的具有密切关联关系的宏观经济模型,然后求得了这类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矩阵方程,最后对此基本矩阵方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5.
对文本的层次进行解读,就重在彰显文本的人文精神,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爱与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人生主题文本可分为形象层、情感层、哲理层、历史层几个层面,审美解读则可按几个层面的划分,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进行,让学生从文本中学会体验他人的情感,学会关注自己的人生,寻找到人生的答案与力量,促进自己生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6.
罗金伦 《科技资讯》2009,(2):230-230
本文分析了机动车超载的危害及其原因,利用经典博弈论建立了运输者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得出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7.
小说开端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写好一个开端并非易事,要考虑到诸如叙述情境的问题.小说开端的叙述形式多样,但用以建构小说叙述格局的基本手段只有两种:场景描述和全景描述.无论如何,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吸引读者进入整个文本.  相似文献   
998.
<水浒传>女性观目前一般认为是落后的.判定<水浒传>在女性观方面是否落后,不仅要看文本对女性世界的展示,还要看文本背后的文化积淀.<水浒传>中对女性世界的具体描写是丰富的,同时小说的创作还受到文化传承等客观原因的影响,因此不能以落后与否为<水浒传>简单定性.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采用协同学方法提出一种“现象→结论”的洪水预报模式,以避免目前采用的成因预测方法带来的问题。文章主要包括两大内容:①从历史洪水记录中提取概率信息的方法;②建立预报未来洪水重现概率的计算公式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读李衍柱先生的文章,总会情不自禁地钦羡他学养的渊深,视野的广博。他对问题的分析总是那么鞭辟入里,精辟深刻。他的论述往往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总能给人以顺手拈来、游刃有余的感觉。在对先生钦敬的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具有先生这样深厚的学术功力只有建基于异常扎实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