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2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5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阐述了我国土地资源污染的情况及土地污染的特点与影响,提出了青藏高原控制土地污染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82.
 采用了后向轨迹方法,利用臭氧混合比ρ3和风场资料,来探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上空Hadley 环流对对流层臭氧分布的影响,文中对所研究关键点上7月份对流层高、中、低三层的轨迹进行分向统计后,计算方向概率与ρ3的相关系数,得出了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Hadley 环流水平平流作用对臭氧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青藏高原地区上空对流层低层Hadley 环流水平平流作用将会使臭氧混合比减少,而对应的高层南半球Hadley环流下沉支,其总体效果则是使臭氧增加;②在西太平洋地区上空对流层低层,北半球Hadley环流上升支其作用是使臭氧混合比减少,对应的高层南半球Hadley环流下沉支,其影响较弱;③另外,东亚季风的水平平流作用似乎和臭氧的分布也有联系,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3.
利用英国East Anglia大学CRU高分辨率地面温度格点资料和EOF, REOF及线性趋势等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地面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近百年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空间一致性是高原气温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除此之外,高原气温在空间分布上还存在东西、南北反相结构.利用方差最大化旋转可将高原气温变化分为高原中部区、西部区、北部区、南部区及东部区.近百年来高原气温处于上升通道,气候倾向率约为0.07?C/10 a,经历了四次冷暖交替的时期:1901?1930年为冷期;1931?1950年为暖期,气温显著升高;1950年开始一直到1980年前后,高原气温总体变化比较平稳;而从1980年至今,高原的气温都处于快速上升的通道.高原气温的变化主要以准60年周期为主,同时还有30年准周期振荡,存在多个突变点.高原各个区域近百年来气温都处于上升状态,青藏高原中部区气候倾向率达0.065?C/10 a,西部区上升趋势最显著,气候倾向率达0.128?C/10 a,北部区为0.108?/10 a,南部区为0.015?/10 a,东部区为0.022?C/10 a,且大部分区域都通过α=0.01的信度检验.各区域有不同的温度变化特征,中部区和北部区相似,而东部区正负交替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西藏申扎地区晚古生代地层载磁矿物特征,为构造磁学等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饱和等温剩磁(SIRM),三轴等温剩磁(SIRM)热退磁,磁化率-温度(χ-T)曲线和NRM热退磁实验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上二叠统样品中含较多针铁矿、赤铁矿;下二叠统和石炭系样品中以磁铁矿为主;泥盆系样品中富集铁硫化物。结论该套沉积地层中具有不同磁学特征的磁性矿物共生组合,可能导致岩石剩磁获得过程相对复杂;剖面上磁性矿物组合的变化,蕴含着沉积环境演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青藏铁沿线区域地震地质调查和近百年地震资料整理,以此为基础建立震级-频度关系式.根据历史地震重演和构造类比分析的原理,并结合青藏铁路沿线地震构造带的分布情况,对青藏铁路沿线区域地震危险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沿线区域震级-频度关系中b值为0.72,最高震级上限为8.2级,8级地震平均发震周期约80年,未来百年内8级地震发生概率0.86,青藏铁路约有过半以上里程处于较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86.
青藏高原盆地系统演化与高原形成时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藏高原在以时间为坐标的隆升过程中,高原的范围、高度都是呈阶段性递增的.随着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在高原的内部和外围发育了众多的沉积盆地,在这些沉积盆地中详细地记录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高原北部盆地的演化显示出向北递进增长的特征,以南北挤压为动力背景的北部前陆盆地演化代表了盆地对高原周缘造山带的响应关系:金沙江缝合带、昆仑山、祁连山的新生代逆冲抬升的时间分别为53 Ma、46 Ma和29.5 Ma.对高原南北盆地-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对比发现:祁连山和高喜马拉雅的逆冲时间相同,说明青藏高原在渐新世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87.
 探讨了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的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分析了湿地面积变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退化现状与原因。分析表明,国家近20年来在青藏高原实施的生态保护、修复及生态工程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形势依然严峻。生态保护和修复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今后要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研发项目与工程类项目的衔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退化湿地的自然恢复能力。同时,要构建适于青藏高原高寒湿地保护效应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完善重大工程项目的系统监测与评价。在黄河、长江上游源区布局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将与三江源区同样重要的黄河首曲湿地、若尔盖湿地纳入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科技服务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88.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197,自引:14,他引:197  
李吉均  方小敏 《科学通报》1998,43(15):1569-1574
简要的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尤其国家“八五”和“九五”攀登计划青藏项目执行以 来,围绕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环境变化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和挑战。它青明青藏高原的隆起是一个多旋回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89.
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中NO3-浓度与太阳活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宁练 《科学通报》1998,43(3):309-312
恢复了古里雅冰芯中NO- 3浓度近 10 0 0多年来的时间变化序列 ,并对其进行了谱分析 ,发现在该冰芯NO- 3浓度的变化中存在与太阳活动的多种周期相一致的周期 .该冰芯中NO- 3浓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与太阳活动强弱的各种指标的对比表明 ,其长期变化趋势与太阳活动呈现正相关关系 .古里雅冰帽地区降水中NO- 3浓度的变化滞后于太阳活动约 1 5a .  相似文献   
90.
魏景 《少儿科技》2014,(9):28-29
<正>许多画家会深入自然仔细观察地形地貌,抓住它们的特征,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地形地貌等地理因素不仅是画家描绘的对象,还影响着他们的绘画手法和技巧。绘画与地理学关系密切。地理特征影响山水画创作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高原,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四大盆地,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平原,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秦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