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本文分析了煤干馏机理和褐煤干馏特征,对目前国内外褐煤干馏工艺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对,其中包括DG工艺、流化床热解联产工艺、MRF工艺、鲁奇-鲁尔煤气法、西方热解法、二段加热改质工艺、TOSCOAL法、3TX(ETCh)-175工艺等。  相似文献   
122.
马杰 《广东科技》2014,(10):166+171-166
褐煤在我国煤炭资源储备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褐煤含水量高,含碳量低,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褐煤提质之后,水分大幅降低,热值大幅提高,其产品用途广泛,可作为动力、民用、液化、气化及炼焦用煤。随着对褐煤经济价值认识的提高,世界各国开发出了多种褐煤提质加工技术,简要介绍了几种国内比较典型的褐煤提质技术及各种技术存在的优缺点,对国内褐煤提质技术的工业化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3.
对锡林浩特褐煤进行钌离子催化氧化,氧化产物经重氮甲烷酯化后用GC/MS进行分析,并由此推测原煤的组成结构.结果表明,锡林浩特褐煤钌离子催化氧化产物的主要成份是二元烷酸和苯多酸,由此推测锡林涪特褐煤中含有大量的α,ω-二芳基烷烃和稠环芳烃结构,α,ω-二芳基烷烃的烷基桥链碳原子数分布为C2~C11;苯多酸中苯四甲酸的收率最高,苯五甲酸和笨六甲酸的收率较低,表明锡林浩特褐煤中稠环芳烃结构的缩合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4.
利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SVC HR-1024对92个烟煤和58个褐煤样本进行光谱测试,烟煤和褐煤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光谱特征差异明显,褐煤的光谱反射率及其斜率均明显高于烟煤.在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AO模型法、随机森林法、BP神经网络法和ELM算法进行煤种分类.结果表明:MAO模型法和随机森林法的分类结果较优.若进行大面积、快速遥感识别时,对分类时间要求较高,应选择MAO模型法;若是小面积单一矿区分类,对分类准确率要求较高,选择随机森林法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125.
为了探讨褐煤干燥过程中孔结构的变化及其与水分复吸的关联,选择平庄褐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干燥时间条件下,褐煤的干燥、干燥煤的复吸及孔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干燥时间对褐煤干燥行为及其复吸能力的影响主要与其孔结构的变化有关,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干燥温度的控制;不同程度干燥煤的复吸结果显示,褐煤在不同温度常压惰性气氛下的干燥存在一相同的最佳时间(本实验条件下为20min)。在褐煤干燥过程中伴随孔结构的变化,比表面积和大孔体积的减小以及中孔体积的增大是一个渐进过程。中孔结构的变化是影响褐煤复吸的主要因素,在干燥过程中通过优化操作条件调控中孔结构的变化是抑制褐煤复吸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6.
针对焦化行业中难以解决的含酚废水问题,提出了利用褐煤热萃取残渣处理含酚废水的新思路。研究了残渣对模拟含酚废水中苯酚的去除效果,考察了吸附时间、水样中苯酚溶液的pH值等对残渣去除苯酚效果的影响。结果证明,当投加量为1g、溶液的pH值为6、吸附时间为2h时,用褐煤残渣进行吸附,苯酚的去除率可以达到41.85%。  相似文献   
127.
云南液化褐煤分级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褐煤是可直接液化的理想煤种,建立客观而合理的分级体系,是保证云南液化褐煤资源评价的可靠性和客观性的前提条件。文中通过对大量的煤质资料和先峰褐煤液化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在建立回归方程并计算转化率和油产率的基础上,进一步预测了云南褐煤液化性能,探讨和建立了适合云南液化褐煤的分级体系。  相似文献   
128.
我国电力、机械、二机专家合作通过调研和“低温高效燃烧”试验,终于解决了从褐煤矿中提取稀有金属的途径,实现了国家能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在我国西部地区成功地建成第一座低温高效燃烧热电厂。  相似文献   
129.
采用KOH改性-低温等离子体(NTP)活化制备褐煤活性半焦催化剂,用于低温催化氧化NO的研究.考察了KOH改性浓度,低温等离子体活化电压和活化时间对NO脱除效率所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该法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低的灰分以及较好的碘吸附值,催化剂经NTP活化之后表面的碱性官能团增加,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及活性窗口扩宽.经5%KOH改性,在氮气等离子体源、7.5 k V改性电压和1h的改性时间条件下制得的褐煤半焦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在反应温度为125℃,NO的脱除效率可达47%.  相似文献   
130.
矿物质对小龙潭褐煤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龙潭褐煤进行酸洗、低温灰化和离子交换法处理,在热重上研究矿物质对煤气化反应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酸洗使煤的比表面积、孔表面积和孔体积增大;随着气化反应的进行,煤中含碳物质不断消耗,煤中的铁发生团聚现象,降低气化反应性;过多的矿物质会抑制气化反应,阻碍气体产物的释放;Na以羧酸盐形式存在时促进煤的气化反应,以硅酸盐形式存在时无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