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132篇
教育与普及   9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2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351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集体凝聚力是高等学校学生班集体形成过程中值得注意的社会心理现象。本文就成人高等教育学生集体凝聚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对培养成教学生的集体凝聚力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2.
进行师生沟通,优化班级管理有四个要点,一是接近学生,熟悉学生;二是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赞扬学生;三是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四是关心学生生活,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23.
对心理实质观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反思,认为现行教材书中对心理实质观定义、心身关系、心物关系的理解存在着偏差,提出反映论的观点是否真正揭示心理本质观的思考,并且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这些问题作了进一步阐述,提出应把心理放在“主体--活动--客体”的三项图式中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课堂生态观的理念,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两方面对化学课堂生态化进行分析,指出化学生态化教学对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5.
杜豫 《科技信息》2008,(15):282-282
在新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6.
本文首先构建了以价值流为要素的企业系统观的成本分析框架,从要素构成、结构方式等角度分析了成本形成的动因.探讨了基于企业系统观的成本分析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降低成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27.
陈骏的《文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谈及文法修辞的专著,其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从陈骏创作实践中运用多种积极辞格阐述相关的修辞理论,以评价他的积极修辞观;《文则》“虽以事出创造,不无瑕疵”,但论及了语法、句法、辞格、文章、风格、文体等多方面内容,初步建立了大修辞学体系,体现了现代修辞学界所倡导的广义修辞观;陈骏虽是对《诗》《书》《礼》《易》《春秋》等静态书面语言的考察,但用动态的辩证的眼光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体现了动态的辩证的修辞观。  相似文献   
28.
为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当代英语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师观和教学观,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优化指导,导之有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实施素质化、创新化的英语教育。  相似文献   
29.
技术预见:科技管理新的战略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0.
谢剑先生《试论中国大陆的民族识别工作及其问题》一文值得商榷。“何谓民族”之争是中外学术界的普遍现象;范文澜、费孝通等的有关论点与毛泽东思想息息相通,并非所谓马列主义的“异端”。中国民族识别的指导思想不是“斯大林的标准”而是毛泽东民族观。这项工作的过程并不那么“草率”或“独断”,而是相当谨慎且民主的。谢先生所议诸问题并非民族识别所引发。认真分析却能证明民族识别的成功。中国民族识别在毛泽东关于中华民族科学内涵的全新观念指导下,通过民族学界与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理顺了千百年间未理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民族识别的成功经验是中国民族学界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