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4篇 |
免费 | 52篇 |
国内免费 | 10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5篇 |
教育与普及 | 24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1篇 |
现状及发展 | 11篇 |
综合类 | 10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62篇 |
2006年 | 50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科学家们正在运用分子生物学工具撬开人体内最后的生物化学屏障——血脑屏障。哪种方法是最成功的,或许取决于哪种类型的分子进入大脑……故事已经发生,请开卷一览。当神经学家赖安·瓦特斯(Ryan Watts)在谈论受体介导穿胞作用时,就像一位乐团指挥一般描述着他最喜欢的音乐篇章。对他来说,分子在受体辅助囊泡运输下穿越细胞膜是一种艺术形式,更重要 相似文献
42.
43.
为了探究热应激下大鼠脾脏组织形态学及TLR2和TLR4表达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通过建立不同处理的大鼠热应激模型,即38℃-单次热应激(6 h)、38℃-多次热应激(2 h/次,3次)、43℃-单次热应激(6 h)、43℃-多次热应激(2 h/次,3次),以室温条件下饲养的大鼠作对照,收集各组脾脏组织进行组织学和TLR2、... 相似文献
44.
器官移植是治疗器官终末期疾病的最有效手段,诱导特异性移植免疫耐受是移植免疫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 AIM2)是一种位于细胞内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 AIM2识别异常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 dsDNA)并对多种免疫细胞发挥调控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AIM2的激活与移植排斥的发生密切相关.移植物细胞损伤时会释放包括dsDNA在内的多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 AIM2识别移植物来源的dsDNA后激活固有免疫反应并协调适应性免疫反应, AIM2可能对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有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移植物来源的dsDNA进入细胞质并激活AIM2的过程以及AIM2激活所受到的多层次调控,并从固有免疫系统及适应性免疫系统两个方面探讨了AIM2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5.
基于化学拓扑理论,计算了26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的分子连接性指数mXvt、电拓扑状态指数En,用多元回归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Ah受体结合能力与其中5Xvp、4Xvpc、E9的定量关系.经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最佳的定量结构-生物活性相关(QSAR)模型,相关系数优于文献.用Jackknife法和LOO交互检验证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与预测能力,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多态性在江苏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通过多重PCR及PCR-RFLP的方法对269例江苏地区正常汉族人进行GHR基因3个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并与文献中报道的其它种族和地区的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地区汉族正常人群中GHR基因型以fl/fl、I/L、P/P发生频率最高,这种分布在男女之间没有差异,与其它地区汉族人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与日本人差异也不明显,而与法国、俄罗斯人差异明显.研究表明,GHR基因3个位点多态性在不同种族之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有可能是导致不同种族间人体测量学差异及对一些疾病的易感性及对药物的反应性不同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表达、纯化结构完整的全长人PPAR-γ的方法。方法构建pReceiver-B01-PPAR-γ质粒并转化E.coliBL21(DE3)细胞,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优化细胞生长条件;利用亲和色谱和尺寸排阻色谱纯化重组蛋白;胶内酶解重组蛋白,用离子阱质谱仪分析二维AgilentHPLC-Chip纯化的酶解片段;基于MS/MS搜索IPI、Swiss.Prot、NCBInr和MSDB数据库,鉴定重组蛋白。结果在优化的细胞生长条件(TB介质、37℃、0.8mMIPTG、诱导3h),从每升TB中可获得280mg重组蛋白;两步纯化后,获得176mg、纯度为95%的均质重组PPAR-γ蛋白;经质谱分析和搜索蛋白质数据库,获得均匀地分布在整个PPAR-γ多肽链中的33个阳性肽段,覆盖率为60%,表明重组蛋白为结构完整的全长人PPAR-γ。配体结合活性位点S289、H323、H449和Y473无突变,保证全长人PPAR-γ与配体结合的生物学活性。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能成功用于大量表达结构完整的全长人PPAR-γ,有利于进一步的结构、功能研究和活性配体的筛选。 相似文献
48.
本文中采用多碘离子(I3-)为阴极电子受体,利用碘离子(I-)可以在太阳光照条件下跟氧气生成多碘离子的特性,提出并构建了可利用太阳光进行循环再生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体系;并在太阳光照条件下对多碘离子的再生特性及其再生特性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多碘离子做阴极电子受体时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要明显高于铁氰酸钾(K3[Fe(CN)6])为电子受体时的性能;并且在太阳光照条件下,多碘离子可以利用太阳能快速循环再生,是一种较合适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受体.同时实验发现多碘离子浓度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有很大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多碘离子浓度越高,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越好;并且通过线性扫描实验可知,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多碘离子向阴极表面的扩散是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Particular non-monotonic dose-response curves of many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diverse toxicity mechanisms at different dose levels. As a result,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EDCs cannot be simply exhibited by unique EC50/LD50 values, and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 analysis for non-monotonic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ecomes an unknown field in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this paper, nine phenols with inverted U-shaped dose-response curves in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test of Carassius auratus were selected. The bin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henols and several typical EDCs-related receptors were then explored in a molecular simulation study. The estrogen receptor (ER), androgen receptor (AR),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TR), bacterial O2 sensing FixL protein (FixL),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 and th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 were the target receptors in the study. Linear regression QSAR models for the low and high exposure levels of the compounds were developed separat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 the low-dose range might involve ER-mediated process, while the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in the high dose range was dominated by the acute toxicity of phenols due to receptor occupancy and cell damage. 相似文献
50.
在世界范围内,创伤已成为继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之后的第4位死因。在小于45岁的儿童和中青年人群中,创伤则是第一死因。在全身各部位创伤中,颅脑创伤死残率高居第1位。统计数据表明,美国颅脑创伤发生率约为2‰,每年新发生颅脑创伤病人50万,其中10%属于重型颅脑创伤,大约2万人死亡,3万人致残,直接和间接经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