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4篇 |
免费 | 52篇 |
国内免费 | 10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5篇 |
教育与普及 | 24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1篇 |
现状及发展 | 11篇 |
综合类 | 10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62篇 |
2006年 | 50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自拟黄芪首乌酊方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中收集黄芪首乌酊8味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和靶点。通过DisGeNET和OMIM疾病数据库中收集AGA相关疾病靶点。利用Bioinformatics对药物靶点-疾病靶点进行交集分析并制作Venn图。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拓扑分析,将得到的初步PPI图导入Cytoscape3.7.2进行PPI网络图的可视化。取度值前20的核心靶点导入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分析。结果:得到活性成分53个、药物靶点360个、AGA靶点428个、最终获得黄芪首乌酊治疗AGA共同靶点35个,提取核心靶点20个。黄芪首乌酊治疗AGA的主要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7-O-甲基异鼠李糖醇、芒柄花素等,核心靶点有VEGFA、EGFR、IL6、AKT1、AR等,关键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有上皮细胞增殖、对生长因子反应、蛋白质磷酸化的正调控、Fas/Fas L细胞凋亡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挖掘黄芪首乌酊对AG... 相似文献
23.
24.
研究了LDLR基因外显子13中Ava Ⅱ位点多态性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常回、汉族人群及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分析探讨了该住点多态性是否存在于宁夏回、汉族居民中,以及基因型与甘油三酯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214例健康样本(回族102例,汉族112例)和212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样本(回族88例,汉族124例)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在宁夏地区回、汉族人群中存在着Ava Ⅱ多态性位点,回、汉族居民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健康人群与高甘油三酯血症人群之间该位点基因型存在着显著差异.由此说明,Ava Ⅱ多态性位点可以作为宁夏回、汉族的遗传标记,而且该位点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溶剂对TCNQ的红外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了7,7,8,8-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TCNQ)在5种溶剂中的红外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LSER方程验证了频率变化是由于给体和受体配合所致.结果表明:TCNQ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随溶剂电子受体数的增加而发生红移;吸收频率随溶剂极性参数ET(30)和ENT的增加而发生蓝移,并且ETN参数比ET(30)能更好地描述TCNQ的溶剂极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GW1929)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的形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分泌的影响.方法: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50μg/mL),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1929(GW1929)(20 μmol/L)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24 h后,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泡沫细胞的形成.并用ELISA法测定各组培养液上清中MMP-2、MMP-9的浓度.结果:对照组及GW1929组细胞几乎未被油红O染色,oxLDL组大量细胞胞质被油红O染成暗红色,而oxLDL+GW1929组细胞胞质染色明显浅于oxLDL组细胞.oxLDL组MMP-9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GW1929组(P<0.05).而oxLDL+GW1929组MMP-9的浓度明显低于oxLDL组(P<0.05).而各组间MMP-2的浓度并没有差别(P>0.05).结论:GW1929可能具有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及MMP-9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叶酸受体(folate receptor,FR)在血液肿瘤细胞表达的特点,合成叶酸-聚乙烯亚胺(FA-PEI)聚合物,探讨其作为靶向性基因输送载体的可行性.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法检测α、β、γ3种FR在血液肿瘤细胞K562、K562/A02、U266细胞株上的表达;利用叶酸(FA)活性酯在微碱性条件下与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的支链氨基反应,合成FA-PEI共聚物;用葡聚糖凝胶柱G-25分离、纯化;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扫描法及氢核磁共振谱(~1H NMR)法验证交联是否成功.结果:α、β、γ3种FR在K562、K562/A02、U266 3种细胞株上均表达,其中,α-FR的表达占优势,较β-FR和γ-FR表达量高;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图谱在365 nm处出现叶酸的特征性吸收峰;核磁共振(~1H NMR)示:在2.5~3.2处出现PEI亚甲基质子的特征性化学位移,在6.5~9.0处出现叶酸芳香质子的特征性氢信号.结论:FR在K562、K562/A02、U266 3种细胞株上均有较高表达;FA-PEI偶联成功,为其作为血液肿瘤治疗中1种潜在的靶向性基因输送载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8.
29.
以北京棒杆菌AS1.299经诱变后获得的高产蛋氨酸突变株N3-10作为出发菌株, 依次采用蛋氨酸结构类似物亮氨酸、 原亮氨酸和乙硫氨酸平板对
诱变后的突变株进行筛选, 得到蛋氨酸高产菌株依次为L3,LN7和E31. 结果表明, 亮氨酸对突变株N3-10的抑制质量浓度为8 g/L, 原亮氨酸对突变株L3的抑制质量浓度为3 g/L, 乙硫氨酸对LN7突变株的抑制质量浓度为3 g/L, 经紫外诱变和3种蛋氨酸结构类似物的筛选, 最终获得蛋氨酸产量最高突变株E31, 产量为1.479 g/L, 比出发菌株N3 10蛋氨酸产量高0.379 g/L. 经5次传代, 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诱变后的突变株进行筛选, 得到蛋氨酸高产菌株依次为L3,LN7和E31. 结果表明, 亮氨酸对突变株N3-10的抑制质量浓度为8 g/L, 原亮氨酸对突变株L3的抑制质量浓度为3 g/L, 乙硫氨酸对LN7突变株的抑制质量浓度为3 g/L, 经紫外诱变和3种蛋氨酸结构类似物的筛选, 最终获得蛋氨酸产量最高突变株E31, 产量为1.479 g/L, 比出发菌株N3 10蛋氨酸产量高0.379 g/L. 经5次传代, 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