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乔吉是元末散曲家代表之一。主导他的散曲的内容是超然物外的隐逸思想,表现他对桃源生活的追求;然而,儒家的出世思想又在他的散曲中隐约闪现,透露了他那深沉而又难以解脱的失落感与孤独感。因而在艺术风格上,既有鲜艳的色彩,也有冷峭的意境;另一方面,他的散曲又表现出雅化的倾向,语言典雅,善于用典。  相似文献   
72.
惠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唐时,有众多的文人墨客在此驻足流连并题诗留恋。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分析阅读,今人仍可领略到当时惠山的风貌,文人对此地的眷恋和一贯的借诗抒怀的情境,而这些对地方史的研究无疑是有较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73.
隐逸情结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永恒话题,在其他朝代出现的隐逸多因官场黑暗和民族压迫,而在元散曲中大量出现的隐逸题材却不然。如果说汉族文人是因异族入侵或民族压迫等原因选择归隐,那么诸多蒙古族高官也向往山林又该如何解释呢?另外还有大量的乐道作品出现,加上作品语言的大胆直白,都不是用传统观点能说清楚的。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多民族共存的朝代,各民族融合交流的过程中,汉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全真教的盛行和宽松开放的政治文化环境等民族文化交融因素,也势必会影响元散曲的创作。  相似文献   
74.
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农学家,也是一个关心民瘼、情深意密的诗人。从蔡襄"文以道为本"的主张,以及其诗歌与"白体"、"西昆体"和"晚唐体"三大宋初诗风的关系,可以看出蔡襄诗学思想主要受韩愈影响。其诗歌创作博采众长,对于颇为后人诟病的宋初三大流派都有所吸收。  相似文献   
75.
在谢朓诗风接受史上,李白、杜甫的审美接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李白称赞谢诗“清”的一面,对其“绮丽”的一面似不以为然,但他的诗作却实际上合理地接受了“绮丽”之美,为谢诗的更全面深入接受开启了大门;而杜甫,则既推许谢诗的“清”,又完全接纳谢诗的“丽”,从更客观全面的艺术价值角度审视关照谢诗,其诗作全面接受了谢朓的诗风,从而完成了谢诗诗风接受的转关。  相似文献   
76.
良禽择木而栖,贤士择主而仕。伊尹、傅说、姜尚之属,怀抱利器,隐居以择主。非明主礼请不出,际遇明主则当仁不让。他们的隐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心箭却指向如火如荼的现实人间。他们把隐居生活当作一种实现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手段。而伯夷、叔齐则是直接以隐逸作为政治参与手段的孤傲之隐,以其高洁为后世之范。  相似文献   
77.
本文通过《世说新语》一书来分析魏晋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与世相人情、习俗风气并探讨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8.
北宋学者徐积一生积极用世,身后却被赐谥处士。宋代类似赐处士号的数量明显增加,不少致仕官员与任学官者也被认定为隐士,体现出唐宋问隐逸文化的深刻变化。它表明宋廷开始改造传统隐逸文化内涵,实质是将隐逸文化的不合作内涵替换以合作,这是一种被隐逸,可称之为“赐隐”,是宋以下集权化的一项举措。  相似文献   
79.
作为美国诗歌史上唯一可同华尔特·惠特曼相媲美的伟大诗人,狄金森的诗歌以想象丰富,意象奇特、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著称。从狄金森诗歌意象涉及最多的自然、情感、宗教入手,寻找其诗歌灵魂的吉光片羽,探寻这个敏感与敏锐的女诗人之魂。  相似文献   
80.
两汉散文诸文体中,“设论”文无疑是其中较特别的一种,它不像其他散文文体,多出于公文与应制,而体现了作家主体情感中更真实的一面,也表达了盛汉之世昂扬精神背后的隐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