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39篇
  免费   654篇
  国内免费   1575篇
系统科学   1464篇
丛书文集   2289篇
教育与普及   1077篇
理论与方法论   767篇
现状及发展   155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43014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437篇
  2022年   419篇
  2021年   529篇
  2020年   386篇
  2019年   473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408篇
  2016年   526篇
  2015年   1261篇
  2014年   3105篇
  2013年   2824篇
  2012年   3336篇
  2011年   3681篇
  2010年   3634篇
  2009年   3733篇
  2008年   4373篇
  2007年   3720篇
  2006年   2342篇
  2005年   1961篇
  2004年   1630篇
  2003年   1235篇
  2002年   1232篇
  2001年   1091篇
  2000年   940篇
  1999年   725篇
  1998年   654篇
  1997年   613篇
  1996年   537篇
  1995年   445篇
  1994年   437篇
  1993年   337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231篇
  1988年   137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5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5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对数学分析教科书中的一些周期函数、极限的证明、近似式的应用提出商榷的意见,补充、修正了其中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202.
本文对邢台地区水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如何解决缺水问题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3.
农村问题研究的新视角--城乡环境差现象与理论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期以来,农民创造的财富(除去自己较低水平的消费以外),通过或明或暗的渠道贡献给了城市工业化建设及其它国家公共事业,表现为经济要素(指经济发展的各种必须因素,包括资金、资源、土地等)从农村向城市的过度转移。之所以称为过度转移,是因为这种转移严重损害了农村的经济基础和农民的经济利益,造成了农村的相对贫困。一些学者认为,犤1犦犤2犦犤3犦这种转移的渠道主要有两个,即“剪刀差”和“存贷差”;两者与“三农问题”有密切的关联。不可否认,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抽吸,以及对农民在金融机构的存款与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的净…  相似文献   
204.
农村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农村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5.
散货船分轮装卸最佳方案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证散货船的船舶强度在装卸过程中不受过度疲劳的损伤,提出一种确定分轮装卸最佳方案的方法,它是通过对船舶强度在装卸过程中变化的“单调性”、“平稳性”、“均匀性”的依次综合判断来实现的.实例计算的结果表明方法中选用的参数能真实地反映强度变化的特点,此方法可行,为解决散货船装卸过程中船体结构的疲劳损伤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6.
分析了我国西部国企民营化后,在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上存在的几个严重问题,并就如何促进我国西部国企民营化后企业的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7.
应根据创立企业的最初资金来源,把民营科技企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个人投资创立的,只是挂靠在某一单位或把某单位作为主管部门,如果该企业的业务范围与挂靠单位或主管部门的性质无关,就应完全确定个人的所有者地位;如果的业务范围与挂靠单位或主管部门的性质有关,考虑到挂靠单位或主管部门也是一种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208.
209.
210.
科学创造性思维在特征上表现为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互补,在思维方式体现为发散式思维与收敛式思维的有机结合,其思维主体必须做到知、情、意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