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2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921篇
系统科学   1036篇
丛书文集   368篇
教育与普及   10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7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7733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581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414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随机中立型微分方程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廖晓昕 《科学通报》1997,42(10):1117-1118
设ω(t)=(ω1(t),…ω_m(t))~T是完备概率空间(Ω,(?),p)上的Brownian运动,τ>0为时滞,A,B,C为n×n实阵.σ:R_ ×R~n×R~n→R~(n×n)是局部Lipschitz连续的.定理1 若存在对称半正定的n×n矩阵D,使得  相似文献   
142.
各种格点上的端点附壁随机行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大诚  廖琦 《科学通报》1997,42(1):102-105
自1905年Pearson正式提出随机行走(RW)的概念以来,在数学上已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扩充至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商业和社会科学等许多领域.由于实际应用的需要,产生了对受限RW问题的研究.其中,端点起始于某一不可穿透壁,而受限于此壁的RW,可以作为最简单的受限RW问题之一.例如,高分子吸附时形成的尾形链,蛋白质受体上环链的形成,都可直接与这类受限随机行走模型相联系.然而,这一受限RW的基本问题并没有得到系统而简明的解答.作者等曾对端基附壁RW进行了研究,但仅限于最简单形状的格点,因此有必要加以扩充,推广至各种不同的格点.本工作表明,格点的几何特征容易与扩散方程中的扩散系数相联系,从而可以导出允许路径的密度函数及行走均方末端距等基本数学物理量.  相似文献   
143.
本文对密度核估计的随机加权作了研究,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了密度核估计的随机加权逼近的相合性。  相似文献   
144.
本文讨论了B值反向GFT(1)和GFT(2)的收敛性,得出了B值反向GFT(1).a.s.强收敛,B值反向GFT(2)依概率强收敛  相似文献   
145.
利用随机截尾恒加寿命试验所获的数据,导出了三参数Weibul分布在平方损失下,三个参数的Bayes估计,进一步估计了在正常应力水平下的各种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6.
设计Borel集新的编码,描写了Borel集的结构及编码集。这个编码简化了Solovay关于L测度和谐性的证明,推广了该定理,证明了Con(2F+DC+(X))。  相似文献   
147.
计及界面作用的单向复合材料统计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破坏进行了细观统计分析。基于随机扩大临界核统计模型,结合含纤维/基体界面损伤的应力集中分析结果,导出了具有界面剪切强度效应的复合材料的强度分布函数和破坏准则,得到了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与界面剪切强度的关系,为复合材料微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文中用已有的实验证实了本文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定量地讨论了最优界面粘合问题。  相似文献   
148.
用几何最小二乘法改进 ITD 法的阻尼识别精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TD(IbrahimTimeDomain)模态识别方法可不用输入系统的信息就识别系统的模态参数,但识别的模态参数常常很不精确,且阻尼比的识别精度很差。当激励信号不是独立白噪声信号时,不应该采用ITD法进行模态识别。推导了ITD法识别的模态频率和阻尼比的相对误差公式,由此分析了造成阻尼比识别结果很差的原因,并且引入了I-brahim提出的双最小二乘算法(DLS),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何最小二乘法(GLS)。通过理论推导和算例验证得到:一般情况下,GLS和DLS算法均可提高阻尼比的识别精度,且前者的识别结果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9.
蒲丰投针问题的推广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投针到投平面图形对蒲丰投针问题给出了一些推广,并指出了其概率规律及其在探矿、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0.
在控制系统中,其稳态状态方差和闭环极点表征系统稳态及暂态性能的2个重要指标,一个理想的工程管制系统除了需具有良好的稳态特性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暂态性能以保证过渡过程的品质要求,协方差控制理论在兼顾系统暂,稳态性能指标要求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该文讨论连续系统在误差方差以及闭环极点配置区约束下,动态系统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问题,通过对反馈增益阵G的研究分析,给邮了此类控制器的存在条件及相关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