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02篇 |
免费 | 145篇 |
国内免费 | 13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3篇 |
丛书文集 | 226篇 |
教育与普及 | 9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6篇 |
现状及发展 | 22篇 |
综合类 | 36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36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62篇 |
2011年 | 209篇 |
2010年 | 174篇 |
2009年 | 200篇 |
2008年 | 217篇 |
2007年 | 211篇 |
2006年 | 173篇 |
2005年 | 143篇 |
2004年 | 129篇 |
2003年 | 146篇 |
2002年 | 139篇 |
2001年 | 164篇 |
2000年 | 105篇 |
1999年 | 124篇 |
1998年 | 107篇 |
1997年 | 101篇 |
1996年 | 91篇 |
1995年 | 102篇 |
1994年 | 92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89篇 |
1991年 | 71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65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常规处理工艺对饮用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砂滤)对饮用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结果表明:常规处理工艺对CODMn去除效果较差,平均去除率为16.7%,且受到进水CODMn含量和水温的影响,水样CODMn含量高和水温高时,CODMn的去除率高;对NPOC的平均去除率为11.6%,效果较差;常规工艺对AOC几乎没有去除作用,多数情况下出厂水AOC浓度在氯的氧化作用下升高,平均增加55.3%;出厂水AOC平均为160.63μg/L,属于生物不稳定饮用水。 相似文献
132.
SBBR工艺同步脱氮除磷处理效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处理效能是其能否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指标之一,试验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以人工模拟污水为处理对象,在温度、有机物浓度和营养物浓度较宽的变化范围内进行了连续运行,对SBBR工艺脱氮除磷的处理效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SB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对水质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对COD、氨氮、总氮、总磷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95%、76.68%、47.87%、84.58%和89.22%,在低温运行条件下,对污水的处理也能保持一定的处理效能.SBBR工艺在小型点源污染控制和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相似文献
133.
仲慧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2):135-139
利用光吸收和共振光散射(RLS)光谱研究了铝试剂(ATA)与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在pH2.50时,蛋白质可使弱的ATA光散射信号曾强.基于这种现象,我们运用RLS技术,建立了测定纳克级蛋白质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灵敏.BSA的线性范围为0.010~27.4μg/mL,HSA的线性范围为0.010~30.5μg/mL.BSA的检测限为10.7 ng/mL,HSA的检测限为10.2 ng/mL.对实际人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进行了测定,其结果与临床方法一致.氨基酸、金属离子或其它共存化合物的干扰很小. 相似文献
134.
在传统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中安装生物带将其改造成生物带-膜生物反应器(BMBR),BMBR所需启动时间较短,在运行5d后出水水质基本稳定.生物带上丰富的生物相、较强的吸附能力及所形成的厌氧-好氧交替微环境,导致出水水质较SMBR有所提高,COD、NH3-N、TN的去除效率分别由SMBR的81%、81%、30.1%提高至95%、88%、76%.但是由于剩余污泥零排放的运行方式,导致BMBR对TP的去除效果较差,在33%~37.5%之间. 相似文献
135.
改性丝光沸石催化剂上合成2,6-二异丙基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盐酸处理以及水热处理结合酸处理两种方法对氢型丝光沸石(HM)进行脱铝改性,制备了一系列脱铝HM催化剂,并以脱铝HM沸石为载体负载磷钨杂多酸(PW),制备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用XRD、FT-IR和NH3-TPD等手段对这些催化剂的结构及酸性质进行了表征,在100—mL间歇式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对其在萘的异丙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随着脱铝深度的增加,HM沸石的酸量下降,酸强度降低,将PW负载于脱铝HM沸石载体上,其酸性质得到改善。上述催化剂的异丙基化反应结果表明,脱铝HM沸石的活性和2,6-DIPN选择性均大大高于未经改性的HM沸石;将PW负载于脱铝HM沸石上,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对2.6-DIPN的选择性有所下降。催化剂的表征和反应结果显示,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与其孔结构和酸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差热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钙磷化合物-镁铝尖晶石(CP-Spinel)复合生物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Spinel的加入显著地提高CP材料的力学性能,在高温下它还阻止磷酸钙发生相转变,从而保证了该材料的生物活性及适合于人体骨需求的力学性能.CP-Spinel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无刺激性,溶血指数小于2%。 相似文献
139.
140.